浅谈如何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在提高,但是人们认识的健康还是片面的、狭隘的。在许多人的头脑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人好比一座高楼,心理健康好比大楼的桩柱,桩柱不结实,大楼终有一天会倒塌。最好的例子就是前几年大学院校出现投毒、跳楼、自残等恶性事件。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长大以后能适应社会并具有生存的能力。那么,家长朋友就要从现在起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及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策略、手段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幼儿心理教育要以“幼儿为本”,尊重、接纳幼儿的内心世界的不同想法、做法。同时,老师还要变成同龄的幼儿,蹲下与幼儿交谈,用心与幼儿交流。幼儿虽小,只要我们要视如己出,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妈妈的这般母爱。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总结以下几点:一、教师善于观察、发现幼儿不同程度的心里健康问题。第一、不愿等待、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乱发脾气。例如,我班的辰辰小朋友在奖励小粘贴、分发餐具等各种活动中她都想马上得到,刻不容缓,晚一会儿就大声哭闹,拍桌踹椅子的乱发脾气。马上到端午节了,叶叶妈妈为小朋友准备了民俗文化中的“小老虎”,在下午放学时每人都能得到一个。当我发到她旁边小朋时,辰辰就开始哭哭咧咧说:“我还没有呢?”我说:“请稍等一下!”话音未落,辰辰就马上大声地嚎啕起来。为了让她学会等待,我边抚摸着她的头边安抚她说:“你在心里数5个数,高高兴兴地等一会儿,小老虎就会找你来了。”辰辰边抹着眼泪边用相信的眼神看着我点着头说:“嗯!”没多一会儿,小老虎就趴在了辰辰的小肩膀上了。她看见小老虎就裂开小嘴高兴地笑了,此时也尝到耐心等待、不随便发脾气的“甜头”。就这样经过多次活动的等待,辰辰能主动、耐心地坚持等到班里的最后一位。从此以后,爱哭、爱闹、爱发脾气的小辰辰不见了,让我看见了一位把自己经验分享给其他小朋友的辰辰老师。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处理简单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家长凡事以他们为中心。在宝宝不小心时被物体或家人碰到时,家长就会为幼儿“报仇”,指责、打骂伤到幼儿的物或人,从来不教育幼儿遇到障碍物要绕着走,有人挡住去路也不说一句“请让让”。在这种氛围、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最后导致他们与人交往发生冲突时,只会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第三、心理承压过大,使幼儿有说谎和自我“保护”现象。二、幼儿园、家庭、社会要齐心协力、同步教育。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第一任教师就是自己的父母,一些家庭对其子女一贯采用溺爱、放任式民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教师要积极的、经常的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针对个别家长要进行必要性的教育。在教育的高度上要统一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要着重并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所以具体的教育行为中,不能忽略家庭这个重要伙伴。另一方面就是社会,社会也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因为关乎到我们社会的和谐、民族的未来。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让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栋梁之材。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先具备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会交往、协商、协作、共同生活、共同生存等等。我们教师要切记幼儿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要以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态度和决心去关注幼儿的成长过程。那么,教育这朵花将会越开越美丽,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