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掉调查表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的年龄是a.20岁以下b.21—30岁c.31—40岁d41—50岁e.50岁以上3、你的文化程度是a.小学以及以下b.初中毕业c.高中毕业4、您进城务工多长时间呢a.不到一年b.1—5年c.5—10年d.10年以上5、何时接受过培训a.外出前b.外出后就业前c.外出就业过程d.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6、所就业地区属于a.直辖市及省会城市b.一般地级市c.县级市d.乡镇7、此次返乡的主要原因a.受金融风暴影响,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破产倒闭状态,被打工所在工作单位解雇或解散b.劳动合同到期后企业不再续签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c.行业普遍不景气,现有技能无法找到工作d.家乡对农民政策扶持力度大,想回来就业创业e.家庭因素8、、在外就业时每月平均收入多少。a1000以下b1000~2000c2000—3000d.3000以上9、返乡后每月平均收入多少。a1000以下b1000~2000c2000—3000d.3000以上10、对现在返乡的待遇是否满意。a满意b不满意11、你平时一般在哪里买衣服鞋帽之类的,买什么牌子,一般消费多少。a专卖店名牌一次1000元左右b批发市场各类杂货一两百c路边小摊没什么牌子不超过10012、平时在哪里吃饭,平均每天消费多少钱第1页共15页a天天应酬下酒店,上馆子500左右b平时在家里吃,偶尔在外面吃50左右c天天在家自己做20左右13、在哪里住,生活工作是否方便a:自己在县城买了房子,离工作地点也很方便b:在外面租房子,交房租水电什么的都不是很方便,价钱也比较贵c:住在工作的厂里,平时不需要交什么额外的费用14、平时外出是什么方式,一般花费多少a:一般步行,不花什么钱b:经常步行,偶尔打的,坐公交一个月50元左右c:坐公交,一个月120元左右d.有自己的车,出行比较方便,就是油费路费,以及保养之类的花点钱,一般一个月500.第二篇:关于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关于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数理学院09数2周永权摘要。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由于他们职业与身份的不一致,在工作及工作以外的生活、消费、从事的工种等诸多方面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其劳动保护权益,工伤保险权益、养老保险权益、医疗保险权益、失业保险权益等社会保障权益均无保障,急需在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同时给予农民工足够的重视。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制度创新一、农民工的形成和生存现状分析(一)农民工形成的历史渊源始于1978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把农民从“共同贫困”的凝固状态中解放出来。以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解放。1984年中国农业大丰收,第一次出现卖粮难,它意味着农业生产容纳不了如此众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又被严格限制着,就在农村社区范围内自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地办起乡镇企业。于是,就有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扩展到城市,城第2页共15页市二三产业获得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再加上粮食、副食品的购销逐渐放开,于是,“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农民工”大量出现了。“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二)农民工生存的现状农民工作为城市人口中的边缘群体,进城之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因而以下问题是首先应该关注和考察的内容:1、收入状况:收入水平是决定农民工在生活状况如何的最基本因素,是衡量农民经济层面适应度的最重要的指标。经过调查,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月收入情况为:2000元以上只占5%,在600-1000元之间占了46%,而城市在岗职工2003年月平均收入为2109.3元,2002年月平均收入为1821元。可以说农民工可支配收入与城市在职工差距更大,这是农民工在经济上适应度较低的根本表现。2、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从被访农民工中,主要支出是:食物占82%,寄钱回老家占53%、人际交往占50%,交通占42%,租房占28%,由此可见农民工以生存消费为主,消费层次较低。而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4》的统计资料表明,食品占32。81%,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占18。29%,衣着占8。44%,相比之下,城镇居民食品支出的比例较低,娱乐教育文化、衣着的支出比重较大。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