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县农业局主要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20XX年,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州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县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根主线,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发展特色产业和项目实施为重点,农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我局20XX年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抓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通过各种措施,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单产、节本增效”的方针,大力推广小麦、玉米及其他作物多熟高效栽培种植模式。20XX年,全县播种粮食作物(小麦、正复播玉米)22.65万亩,其中播种冬麦13.03万亩,主要品种为新冬22号、33号、石冬8号,小麦平均亩产达373.2公斤,比去年增加2.2公斤,增长0.59%,总产4.9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种植正复播玉米9.62万亩,平均单产373.9公斤,总产3.6万吨。(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按照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节本增效、提高品质”的方针,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开展大面积高产攻关活动,推广优良品种、高密度栽培技术、双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高标准节水灌溉、良种引进繁育、精量播种等一系列高产配套技术,使全县棉花品质、单产、总产逐年提高,棉花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20XX年,全县种植棉花101.1492万亩,其中基本农户30.8131万亩,大户70.3361万亩;主推品种为:中棉69、中棉49、新陆中36、新陆中46、新陆中52、鲁棉研36;棉花平均单产140.5公斤,总产14207.6万公斤。(三)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2287亩,1497座(大棚),年均产量8500吨,产值1750万元。20XX年计划新建大棚面积500亩、250座。截止目前,新建日光温室55座,185亩,发放杀虫灯150台。(四)其他作物(瓜果、春播蔬菜等)。全县春播瓜类面第1页共10页积0.81万亩,甜菜面积0.04万亩;积极发展了“红色产业”,通过选用优良品种、扩大育苗移栽面积、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确保工业番茄获得丰产、丰收,种植工业番茄0.07万亩。(五)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77家,从业人员达1831人。20XX年1月至9月,全县农产品总产值达36307万元,总收入达101777万元,同期增长34.49%,上缴税金达3325万元,同比增长46.67%,利润3220万元,同比下降43.5%。(六)乡镇企业工作经济指标平稳增长。20XX年1-9月份,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4208家。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112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8249万元),收入达483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756万元,出口交货值5876万元,同比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193万元。(七)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目前,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其中,国家级1家,自治区级7家,州级2家。20XX年1-9月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达39705万元,总收入达87863万元,同比增长34.6%;出口产品交货值达5875万元,同期增长56%;利润达2442万元,上交税金达3312万元,同期增长47%;直接为社会创造了865就业岗位,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750人。(八)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截至20XX年10月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1家,其中养殖业136家,种植业57家,服务业16家,水产业2家,合作社入社成员达2158人,间接带动周边非成员农户1万余户。今年,我县申报并通过5家自治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作为当地的龙头合作社重点培养。在2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11家办理了商标注册,3家取得了绿色认证,5家取得了无公害认证,1家取得了qs认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化程度,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了农民发展生产、创业致富。(九)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加强了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超市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截止20XX年9月,共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第2页共10页快速联合检测10次,共计抽样监测960个,合格数为927个,农产品(蔬菜)总体合格率为96.56%。(十)全面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