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但愿人许久》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须要打算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但愿人许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但愿人许久》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第1页共120页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点:理解“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第2页共120页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简洁介绍生平,揭示课题。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第3页共120页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1)介绍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许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第4页共120页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4)、学生练读全文5)、抽读卡片6)读准字音7)理解词语皓月:光明的月亮。第5页共120页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2、范读课文三、细读课文1、细读1-3自然段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2、学习其次自然段自由读课文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欣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第6页共120页3、学习第三自然段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形影不离”呢?4、指导朗读作业布置:抄写词语版书设计心绪不宁形影不离其次课时第7页共120页一、教学要求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许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但愿人许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三、教学步骤及过程1、接着细读课文自由读课文第8页共120页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别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自由练读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引导想象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细读5,6自然两段想到这而,他的心里好像宽慰了很多,便底声吟诵起来。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第9页共120页他为什么宽慰了很多?这说明白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珍贵之处。理解“但愿人许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妙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观赏良宵美景。2、总结课文内容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第10页共120页3、指导背颂第4-6段4、直到造句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干脆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5、作业板书:2但愿人许久第11页共120页心绪不宁----埋怨-----宽慰教学反思:始终都很观赏苏轼。喜爱他那如同东北大汉敲铁板的豪迈词风,更喜爱他豁达超然的初事看法。爱读他《赤壁怀古》中那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好像见到一特性情中人正大步向我走来。昨晚,布置学生回去查找苏轼的有关资料和抄录《水调歌头》。而我自己,就在浴室中大声反复的将《水调歌头》吟诵。这首词中,我好像窥到了侠骨柔情的文豪内心中最松软的一块,好像感受到苏轼超然中却洋溢着的婉约柔情。第12页共120页今晨,首先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开课,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引导到中秋佳节,回忆佳节中的度过的情景,体会甜蜜的亲情暖和。由此引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介绍苏轼以及其家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