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8周“周周清”试题班级姓名分数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一、选择题(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A.肾炎B.阑尾炎C.贫血D.肺结核2.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依次是()A.飞沫、空气,流感患者,大多数人B.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C.大多数人,飞沫、空气,流感患者D.飞沫、空气,大多数人,流感患者3.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传染病,现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高危行为”的是()A.吸毒时与毒友共用注射器B.与艾滋病病人同桌进餐C.自己的伤口接触过他人的血液D.有输过怀疑不洁血液4.2011年春天,某班多名同学患流行性感冒,为此,老师和同学们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在教室内喷洒消毒药水B.让患者隔离治疗C.注射流感疫苗D.积极锻炼身体5.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传染源的一项是()A.结膜炎病人使用过的毛巾B.患狂犬病的狗C.肺结核病人吐出的痰D.已完全康复的“非典”患者6.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B.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C.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D.只要是传染病就一定能流行7.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为防止疫情的发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从全国各地组织大量卫生防疫人员奔赴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其中一项措施是要求灾区所有人员讲究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均不正确8.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A.给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B.清扫环境内的垃圾C.给医疗器械消毒D.给病人注射青霉素9.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A.要与他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B.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应该让他们与世隔离C.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D.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10.吃饭时,口腔内壁不慎被牙齿咬破,但这种伤口一般不会感染发炎,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A.消化酶B.溶菌酶C.抗原D.抗体11.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C.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D.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12.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体液的杀菌作用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皮肤的屏障作用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13.下列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项是()A.病原体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B.侵入人体的细菌被溶菌酶破坏了细胞壁C.患过麻疹的病人恢复健康以后就不会再患此病D.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14.卫生部规定四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是因为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能在体内产生()A.抗体B.抗原C.病毒D.溶菌酶15.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这是因为()A.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由于失血多,白细胞减少,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D.由于真皮内的血管大部分被破坏,造成免疫力下降16.当有人不小心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医生会给伤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直接失去致病性。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体、保护易感者17.下列关于免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免疫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C.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就是计划免疫D.计划免疫可使疾病得到痊愈18.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下列有关该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人体来说是抗原B.能直接杀死侵入人体的病原体C.对人体来说是抗体D.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抗原的是()A.天花病毒B.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C.肿瘤细胞D.抵抗病原体的蛋白质20.麻疹是一种传染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