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体育课教案《蹲踞式跳远》授课老师:德阳市第一小学校—李悦悦一.设计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快乐体育”的宗旨和“学本式”课堂理念为设计依据,课堂中在教法、学法和教学器材方面大胆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在乐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的学习思路。二.教材分析本次课内容《蹲踞式跳远》是跳跃类动作教学的重点教材,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弹跳力和腿部爆发力的重要手段,另外,它对于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蹲踞式跳远动作可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本人将设计由五次课来完成,第一次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第二次课主要解决助跑,重点在于助跑距离的测量,起跳准确;第三次课主要解决起跳后的腾空动作,重点在于起跳腿快速前摆与摆动腿并拢,在空中做出蹲踞姿态;第四次课主要解决落地动作,落地时小腿积极前伸,落地屈膝缓冲;第五次课是完整的蹲踞式跳远练习,重点在于动作的连贯性。本次课的教学是第一次课的内容,主要是初步的掌握单脚踏板起跳和双脚落地的动作。重点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难点是起跳协调、有力和起跳后的蹬伸动作。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之前学过立定跳远,但急行跳远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弹跳力和落地技巧,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双脚落地我并不担心,但是受立定跳远的影响单脚起跳可能会有很多的学生做不到。所以我在课堂开始部分引入游戏“石头、剪刀、布”让学生对单起双落有个初步的动作表象。并采用自制器材荷花和荷叶来帮助学生对单起双落动作和踏板有力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此外,三年级的学生喜爱体育,好胜心强,模仿力强,爱表现,但自控力和认知能力薄弱,注意力不能持久。为此针对三年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以情激趣,将课堂置于大的情境下。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四.课堂目标:(1)核心目标预设为运动技能、身体健康:通过本课学习80%学生完成慢跑几步单起双落动作,20℅的学生达到起跳有力,迅速蹬伸,落地缓冲的精细化的动作标准;并完成下肢弹跳练习,上肢支撑练习和身体灵敏、协调等素质练习。(2)附属目标预设为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让每一学生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学练中。并在学练中体会交友的快乐。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启发、诱导、评价、激励、讲解示范、纠错、情景教学等。(2)学法:合作、创造、游戏、练习等。六.教学流程愉悦身心阶段: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池塘里的小青蛙这一情境:小青蛙串串门(用各种方式的跳跃、跑动进行热身练习)→小青蛙做游戏(游戏“石头、剪刀、布”进行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专项性练习)。通过本阶段的练习完成课前热身并对单起双落动作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动作技能学练阶段:采用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入自制教具荷花、荷叶作为辅助教材首先是:小青蛙学本领(单脚向上起跳;单起双落;上一步单起双落;上三步单起双落;慢跑几步单起双落,从易到难一步步完成本节课主教材内容的学习)→小青蛙比本领(慢跑几步单起双落,看谁跳的远)→小青蛙找家(课课练,小组协作自己摆放荷叶,发散思维进行创造,用四肢爬动和双臂支撑等动作练习上肢力量),完成本节课主教材内容重难点的精细化解决,并完成身体素质练习。恢复身心阶段:小青蛙随着歌声跳起了韵律舞蹈《让我们荡起双桨》完成课后放松身心的目的。七.创新点教法创新:(1)情境入学,背景涵盖整个课堂,音乐点缀背景;(2)主教材内容生活化,引入小青蛙这一常见的小动物,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法创新:发散思维创造性的学练法,学生在池塘里荷花荷叶之间创造性的跳跃、爬动和摆放器材。器材创新:(1)自制教具创新,自制教学荷花、荷叶帮助学生对单起双落动作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为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做好铺垫。(2)摆放教具创新:开始部分把荷叶摆放成各种形状,激发学生兴趣和投入课堂学练的欲望。课课练部分学生创造图片摆放激发创造力。八.创新环节展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