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下册《绿洲》说课稿七年级下册《绿洲》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绿洲》这节课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课。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观赏的综合课。主要是利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技法,结合体现环保意识的招贴画艺术构思对应绽开教学活动,把教学与环保主题有机结合起来。第1页共14页通过向中外不同类型的优秀艺术作品的学习与借鉴,学生应当学习驾驭营造新颖视觉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相识并体验新颖视觉形象产生的特别艺术效果,主动拓展个体的异构思维及其艺术视野。教学中有意图地结合环保主题,可以引发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与发展的主动关注及思索。(2)教材理解:本课预料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现在我主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观赏、评述、比较,通过此活动首先让学生找出超现实主义绘画与现实主义绘画的共异性,然后得出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基本艺术特征,第2页共14页最终初步尝试用超现实主义绘画(时空重组)的表现手法来重新拼贴一幅环保主题作品。(3)教学目标:①学问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赏作品,初步感受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新颖视觉效果。2、通过对比作品(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总结出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基本艺术特征,并初步尝试运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技法(时空重组)来拼贴一幅作品。第3页共14页②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赏作品,共同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与口头表达实力,培育学生自我总结实力,提高学生审美实力。2、学生在参加赏析作品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沟通,并在此过程中驾驭表现的方法与技能。③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更加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索,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建欲望。(4)教学重点、难点:第4页共14页1、教学重点:我认为初中美术的教学应当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如何提高学生的观赏实力及审美观念。我中学的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较肤浅,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缺乏了解,理解起来有一点难度。所以为了更好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观赏和探讨超现实主义绘画与现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技法及艺术性。从而达到培育学生视察实力、想象力和提高他们学习爱好的目的。2、教学难点:因为七年级学生对于现实主义作品相识较多,而对新颖视觉形象的绘画方式较难驾驭,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学习驾驭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技法,基本会用这种方法。第5页共14页二、说学情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任教七年级的美术。七年级班上的男女生分布不匀称,学生美术学问方面差异较大,对美术的相识比较肤浅,体验美、观赏美、创建美的实力较缺乏,但对美术课很感爱好。我认为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些“造型·表现”的技能、技巧,有肯定的学习实力。这堂课主要是对作品的原型进行艺术的再现,学生会有深厚的爱好。学生学问、实力的增长和情感看法的培育,都是在学习活动的参加和探究中实现的。三、说教法学法第6页共14页整堂课我以提问题为主,展示作品,学生观赏,不断的设问,通过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用学生的回答来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这幅画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画家什么样的情感?谁能帮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呢?主要运用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借助师生对话,共同思索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详细方法涉及到视察法、探讨法、发觉法,这样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到学问。在作业呈现方式、技巧方面,学生在理解营造新颖视觉形象的基本的方法后,动手对绘画作品的原型进行再创建,绘画形式可以多样化,甚至可以干脆运用图形剪贴、组拼等方法。第7页共14页四、说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第一个环节是新课的导入部分,作为导入部分,我以提问为主,提了三个问题:1、每年的三月十二号是我国的植树节,那植树的目的是什么呢?2、绿色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心情呢?3、那么绿色又有什么寓意?依据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学生关注到了绿色,因为看到绿色我们好像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命。由此可见,绿色对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