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课题是《触摸春天》一、说教材《触摸春天》出自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本课所在的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从而更加珍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教材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考。2、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渗透珍惜生命、向往美好、享受健康人生追求的教育。三、说教学的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触摸春天》内容,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重点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2、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难点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采取以引导探究为主,语言传递为辅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2、学法“现代的文盲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让学生采用默读、体会、交流、朗读、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品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原则。五、说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我用趣味体验来让学生感受盲人的不便,从而引出课题《触摸春天》。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以便更好地体会盲童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好准备。(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在这一环节中,我要求学生先自读,重点解决文中不认识的字,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全班学生一组接着一组朗读,然后点名学生站起来朗读部分段落,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相互照应,达到语速一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三)、品析语言,探究体悟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提出问题:盲童安静整天生活在黑暗当中,却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真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随机板书——奇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感到惊奇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下批注,也可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感受。(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交流时我根据学生所找的语句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可能会提到这几句话:1、语句一:“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流畅”一词,让学生感受到盲童安静对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板书——“奇迹”这个词语的后面加上感叹号,当做奖品送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指导学生朗读语句。2、语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