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VIP免费

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_第1页
1/19
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_第2页
2/19
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_第3页
3/19
请大家阅读P49页第一段导言,归纳:清代人最常见的体貌清代人会面时常用的礼节男子留辫子,女子裹小脚。跪拜叩头,打恭作揖。第9课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一、移风易俗(社会)1、从留辫到剪辫思考:清代的男子为什么会留辫子?材料一:清兵入关占据北京后,即颁布“剃发令”,但因立足未稳、汉人抗拒,旋即取消。到顺治二年六月,再颁“剃发令”——这次清廷是绝不打算收回成命的了,它明确规定,令颁十日内,百姓必须“去无用之毛发”,否则,视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亦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___摘自《江南闻见录》思考:留辫陋习有哪些不便之处?思考:不同时期的剪辫有哪些不同的意义?2、从缠足到放足缠足过程:年龄多在女孩五、六岁间,目标是将小脚缠成符合“瘦、小、尖、弯、香、软、正”这七个要诀,在大人软硬兼施下,才答应缠足。大人常以:“不缠足,将来嫁不出去威胁。”旧时童谣裹小脚,嫁秀才裹大脚,嫁瞎子。乡下姑娘进城来,黄泥巴裹大花鞋。小脚一双,眼泪一缸。思考:缠足有哪些危害性?思考:禁缠足有哪些进步意义?3、废除身份等级制度(1)、废跪拜,改行鞠躬礼(2)、易称谓(3)、变服饰(改清朝服饰为中山装、西服等)二、“黄金时代”(经济)一战期间(1914-1918)(中国)工业增长率为13.4%,而战前工业增长率仅3.8%,20年代的增长率又退回到了3.8%。-------《工业的轨迹》中国民族工业,从1912年至1919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1.3亿元以上。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中国近代史》1、“黄金时代”出现的因素《辛丑条约》签订,政府需要缓解财政危机,采取鼓励政策。辛亥革命提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一战爆发,帝国主义无暇东顾,并增加了对华商品的需求。实业救国思想的广泛传播。反对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倡导国货。2、表现:近代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发展十分迅速,民族资本经济有所壮大。张謇大生资本集团1894年中状元没有谋求官职,而是回家乡南通开了大生纱厂,投资轮船、码头等多项事业,在南通、上海资助办学。荣家企业集团:荣宗敬、荣德生创办福新面粉厂与申新纱厂。先施公司(马应彪投资黄焕南操办,初步搞旺了南京路)永安公司(郭乐创建,使南京路更加繁荣)3、消逝由于军阀混战,农村经济残破。一战结束,列强资本与商品卷土重来,民族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