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亡羊补牢》的教学设计《亡羊补牢》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化工作者,可能须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安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整理的《亡羊补牢》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亡羊补牢》的教学设计1第1页共25页1、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2、理解寓言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懂得寓言的寓意。3、练习用从今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发表感想。第2页共25页录象、幻灯图片、自制教学幻灯片等。一、复习检查1、说出掩耳盗铃的意思。2、回忆学习掩耳盗铃的方法。图文结合,理解内容。反复朗读,悟出道理。联系分析,加深理解。二、讲读第3页共25页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1、释题: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亡羊补牢─羊丢失后修理羊圈。2、分节读文,质疑。订正读音:邻居中坊读轻声;窟窿中窿读轻声。3、看录象,思索问题,理解大意。那个养羊人丢失第一只羊后,听了邻居的劝说是怎样想的?(用_______划出)结果怎样?当养羊人其次次丢失羊后,他是怎样想的?(用_______划出)第4页共25页结果怎样?4、细读课文,归纳寓意。幻灯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⑴把这个反问句换成确定句: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⑵问:修羊圈有没有用?为什么?(修了羊圈就不会再丢羊了,有用而且肯定要修。)⑶比较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5页共25页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突出了养羊人根本没有想到后果,执迷不悟指导朗读,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范读,个别读,齐读。)⑷探讨:假如你是养羊人,你会怎样做?过渡:由于养羊人没有你们正确的想法,所以就出现了又丢了一只羊的结果了。出示句子:他很懊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说。第6页共25页①理解填空:养羊人现在感到很___________,明白了应当___________邻居的劝说。②比较句子:他很懊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说。他很懊悔,应当接受邻居的劝说。(前一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突出表明白养羊人知错改错的决心。)指导学生读出懊悔、知错的语气。个别读,范读,齐读。③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懊悔呢?用_______划出有关的词语。第7页共25页(赶快、结牢固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指导读出重音。④探讨:养羊人现在才懊悔,现在才动手修羊圈晚了吗?5、朗读全文,思索:这个故事说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四人小组探讨;个别答;然后老师小结。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白一个人做错了事,刚好改正还不迟,改正得越快,错误造成得恶果就越小。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第8页共25页方发生错误后刚好订正,补救还不算晚。三、指导复述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四人小组探讨,指名谈谈。四、堂上练习指导造句:从今先读书上得例句,理解词语意思后,再试说句子。五、作业1、熟读本则寓言,试背。2、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第9页共25页《亡羊补牢》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相识2个生字,驾驭2个多音字。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3、懂得应当听取他人的劝说,刚好改正错误的行为。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第10页共25页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说明)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老师范读课文,留意听准生字的发音。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第11页共25页3、检查自学效果:(1)选择正确的读音窟窿(kūlóng;kūlong)废窿(lónglong)邻居(fāngfang)坊本(fāngfang)圆圈(quānjuàn)羊圈(quānjuàn)钻研(zuānzàun)钻石(zuānzuàn)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