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论语》教案《论语》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须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论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教案11、积累文言词汇。第1页共198页2、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培育勤学好问、永不满意的学习看法,驾驭良好的学习方法。1、教读课。2、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珍贵的第2页共198页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日,仍光线四射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习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习看法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肯定有了不少体会。我国古代的孔子是宏大思想家和教化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看法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这篇课文。二、沟通有关孔子、《论语》的学问第3页共198页(学生在班上沟通: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有关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宏大的思想家、教化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探讨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第4页共198页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化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状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看法和处世方法。三、教学新课1、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2、整体感知:⑴老师范读课文。⑵布置学生划出自己感到最精彩的语句。3、重点学习与训练:第5页共198页⑴老师导学:学习文言文,首先要驾驭和积累肯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改变。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假如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殊留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须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第6页共198页先细致读几遍课文,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假如起先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老师帮助学生解决。)明确:学生重点驾驭的文言字词:通假字:①不亦说乎:通假字“说”,本字“悦”,开心。②由,诲女知之乎:通假字“女”,本字“汝”,你。③是知也:通假字“知”,本字“智”,聪慧,才智。第7页共198页多义词:①而:表顺接关系,相当于“并且”等,如:“学而时习之”、“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表转接关系,相当于“却、但是”等,如“学而不思则罔”、“人不知而不愠”。②以:凭借,如“何以谓之‘文’也”;用来,如“以思,无益”;因为,如“是以谓之‘文’也”多音多义字:论:论语乐:不亦乐乎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第8页共198页舍:不舍昼夜流传至今的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⑵读完课文后,你感到最精彩的语句有哪些?请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明你喜爱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帮助学生订正学生理解不当的地方并适当点评。)明确:①要有好的学习看法:第9页共198页敏而好学──好学不耻下问──肯问,善问学而不厌──不满意,不傲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诚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②要有好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