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化工作者,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井底之蛙》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井底之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第1页共58页1.通过抓住方位,品读词语,了解蛙的小愉快;搜集与大海相关的资料,想象鳖在东海的生活,感受鳖的大欢乐。2.借助白话文,在诵读中初步感知文言文。体会“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的含义。3.将蛙的小愉快与鳖的大欢乐进行对比,抓住文本冲突,体会青蛙的自以为是、目光短浅,感悟寓意。[教学重难点]将蛙的小愉快与鳖的大欢乐进行对比,抓住文本冲突,体会青蛙的自以为是、目光短浅,感悟寓意。第2页共58页[课前打算]导学单[教学内容]第2课时[教学预设]一、课前动画,回顾内容播放课件《井底之蛙》二、汇报沟通,体验“蛙”乐1.学生汇报沟通导学单第1题,了解蛙的小愉快。第3页共58页2.抓住“夸耀”一词,体会青蛙的自以为是。3.找出中心句、中心词,归纳“总分”的写作方法。三、迁移对比,感受“鳖”乐1.体会“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的含义。2.学生共享沟通导学单第2题,并观看大海的视频,感受鳖的大欢乐。四、回来文本,揭示寓意1.弄清青蛙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揭示寓意。第4页共58页2.联系生活,说说怎么做才不会被别人称做“井底之蛙”?五、拓展文本,以读引读相识庄子,老师举荐经典读物。[教学反思]短短的四非常钟,考验的是一名老师的教学专心与教学真诚。回想这堂课,有以下这些作为自己个人教学可保留的阅历:一、在课件的制作上,趣味盎然,在板书生动形象、新奇,以简笔画对比,突破重难点,将小愉快与大欢乐进行对比,由浅入深,感悟寓意。第5页共58页二、设计奇妙,起承转合,步步深化;汇报沟通,体验蛙乐,迁移对比,回来文本;课前沟通,课上发言,扎实有效。三、导学单体现“厚学”的理念,表格的设计与“蛙乐”总分以及“鳖乐”前后呼应,导学单起突破重难点的重要作用,抓住了空白查找资料感受了鳖的生活,揭示了寓意,能促进学生的自学实力。四、注意小组合作机制,在小组中设立组长,汇报的依次先后分明,井然有序。在课堂中,我积累了许多阅历,也学会了方法,但同时也从中视察到了自己的不足,例如本次研讨活动的理念为“以生为本”,那么是否在此基础上,课堂的设计在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第6页共58页同时,而忽视了课文朗读的重要性了呢?“读”因此而减弱了地位,是课堂的缺憾,也是我今后在课堂中努力的方向。一节课有得有失,它为一个教学课时的内容写下一个句号,但也同时为下一节课写下一个冒号,是老师接着活跃在课堂上的一把标尺我将接着为之努力。《井底之蛙》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2、相识本课识字表中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中的生字。理第7页共58页解词语的意思。二、教学重点1、体会故事用来讽刺那些自大的人,懂得虚心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角色情感。3、相识、理解本课生字、词。三、教学难点1、体会寓意,懂得不能傲慢、自大,要虚心。2、词语的理解。(瞠目结舌、十年九涝)四、教学打算第8页共58页课件:寓言的图片;重点词语;涝、旱的图片;重点段落。导课:1、大家都喜爱读寓言故事,咱们就来做个看图猜寓言,说寓意的嬉戏吧!出示课件:(图片)《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夜郎自大》、《坐井观天》2、听过这个故事吗?谁来帮大家回顾一下?五、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第9页共58页过渡:就是这只小青蛙,跃出井外,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天空,它的思想就变更了吗?今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只井底之蛙。(板书井底之蛙)齐读课题。1、自读课文。欲知详情,请读课文,你可以大声读、小声读、也可以默读,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位一起读,总之,要把字音读准了。2、检查生字。(1)生字读准了吗?同位相互练练。第10页共58页(2)哪对同桌想读第一行?3、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