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愁教案有关乡愁教案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须要留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乡愁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乡愁教案篇1教学目的:1、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第1页共37页2、让学生初步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3、培育学生的联想思维和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实力。教学重点:1、结合音画营造氛围,让学生走进自己所不熟识的乡愁世界。2、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初步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学方法:联想法,诵读法,观赏法,探讨法,比较法,发觉法,评价法。媒体设计:1、《乡愁》朗诵带第2页共37页2、《归乡》、《思乡曲》音乐比较。3、席慕蓉《乡愁》的录象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支配:一教时。课堂教学设计:一、上课伊始,放钢琴曲《思乡》(配以秋日落叶的画面)二、导入语。听了这段音乐,你心中有怎样的感受?你联想到了第3页共37页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给以确定)解说:老师想到了深秋季节,想起了一段写深秋的千古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后几句师生齐声朗诵)。是啊,深秋是个让人伤感的季节,总让人心中涌起一种离愁别绪。无怪乎有些人,在他们人生的秋天,依旧远离故园的时候,会产生浓浓的乡愁。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乡愁世界。三、赏析余光中的《乡愁》1、自读全诗第4页共37页2、好的诗歌配以合适的音乐朗诵,会更有感染力。下面请同学们听两首曲子,你来选择一下,余光中的〈乡愁〉配什么音乐比较好(画面配乐,屏幕显示为背景音乐一、背景音乐二)3、评价选择适合的音乐。(学生快速选择出背景音乐二,并说出感受。老师加以确定。介绍两首曲子,指出第一首是其次首是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4、请一同学配乐朗读5、放多媒体(画面及配乐朗诵)。请刚才朗诵的同学比较差异。6、学生边听录音边跟读。第5页共37页7、齐读。老师作出评价。8、仿照着读出了感觉,对诗歌的理解是属于感性的,为什么要这样读还要由诗的内容确定。乡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情,诗中是怎样体现这种心情的?明确: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现。将抽象的心情物化了,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有类似的写法,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李清照说“载不动”,而本诗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并且用了“一枚、一张、第6页共37页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明确:这是正语反说,反衬出思乡之情的浓烈。9、一般来说,诗比较跳动,读者要用想象、用情感去填补其中的空白,请同学就一、四两节诗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中所想。从而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学生发言,老师点拨,不断挖掘诗的内涵,丰富学生的想象)10、请同学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每节诗的大意。(屏幕出示板书)11、依据板书找出诗的依次。(学生着重于时间依次)第7页共37页12、沟通其他乡愁诗。(学生回忆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有个学生说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老师提示这不是乡愁,而有一种回乡后的喜悦和感慨。)比较与本诗的不同。经过点拨,学生明白了本诗超越了个人情感,注入了爱国情感。13、有感情的背诵全诗。四、1、听席慕蓉的〈乡愁〉朗诵带。2、齐读(老师点拨朗读不到位的地方)3、看录象(中秋之夜,海峡两岸共度佳节的联欢晚会上,主持第8页共37页人即席朗诵席慕蓉的.〈乡愁〉,提示同学留意离别大陆多年的观众的表情)4、依据这两首诗的提示,结合你的课外历史学问、生活体验从老人的神情想象他的内心。五、我们同学人生走到十五、六,总也体验了一些酸甜苦辣,请大家用一两句诗意的话写自己的乡愁或其他心情。尽量用上意象。(出示下水诗句)六、学生思索时,播放背景音乐(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七、学生沟通。第9页共37页八、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给席慕蓉的〈乡愁〉写教案或赏析文章。2、谈谈你对诗歌这种体裁的理解。3、任选一个角度或物象(如:季节、色调、心情、校内)写一首诗。乡愁教案篇2《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