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引导语:意思是事物从诞生起先的一个进步改变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经验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化,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流行音乐作品。特殊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更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我们的业余生第1页共14页活增加了不少色调。1、20世纪70年头末至80年头——流行音乐的发展和旺盛(1)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1980年,中心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宠爱的广播歌曲”评比活动,产生了闻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它们继承了50—60年头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美丽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头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文第2页共14页革”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头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2)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随着改革开放,外面的东西起先不断涌进国内。音乐上人们最先接受的便是港、台的流行歌曲。伴着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这些歌曲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它们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校内歌曲作为台湾年青一代流行乐创作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内歌曲的产生。如《早晨我们踏上小道》(韩先杰词、谷建芬曲)、《年轻的挚第3页共14页友来会面》(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等。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3)多方位的尝试和走向旺盛。“港台风”持续了较长的一个时期后,人们变得冷静了,听久了港台歌星的嗲声嗲气,洋腔洋调,已不满意歌曲中的风花雪月,柔情蜜意,于是起先找寻自己的通俗音乐创作的出路。这样“西北风”便应运而生。其代表作品有《一无全部》、《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家乡》、《我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心愿》、《我们是黄河,我们是泰山》,以及电影《红高粱》插曲《妹第4页共14页妹曲》等。“西北风”代表了自邓丽君以来的阴柔的演唱风格的转变在音乐观念上是对港台流行音乐、南方及中原音调为主的我国音乐创作现状以及前几年流行音乐界“阴盛阳衰”现象的一种逆反。它明显地引入了欧美摇滚思维,挖掘和吸取了我国北方音乐的巨大能量;内容具有批判意识,风格慷慨激扬,带有剧烈的宣泄色调;是刚刚萌生的乡土摇滚与传统民歌的折中,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进程中是个很大的突破。2、20世纪90年头——中国流行音乐的新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徘徊,从90年头起,由于著作权法的实施,国家第5页共14页对引进港台音带的数量作了限制,这就影响了那些靠做引进版生意的音像公司的生计。客观环境的改变,使得内地各音像企业不得不重新规划各自的生产流程,起先重视创作、重视培育自己的歌手和制作人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一大批由内地音像公司制作推出的新偶像。尽管这些歌手的包装方式大多未能摆脱港台的模式,但已经在国内青少年歌迷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打破了多年来由港台青春偶像独占青少年音带消费市场的局面。3、21世纪初——网络歌曲异军突起21世纪,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手机彩铃下载业务的兴起,网络歌第6页共14页曲起先异军突起,流行音乐的制作也更加商业化、世俗化。2000年,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上热了起来,让更多的人相识到了网络传播对音乐的帮助。2004年,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唐磊的《丁香花》、庞龙的《两只蝴蝶》,也在网络上火起来。其中杨臣刚《老鼠爱大米》更是一夜走红,直至走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红地毯。此后,以通俗、轻松、幽默为特点的网络歌曲在国内乐坛风起云涌,大量平民歌手通过网络,把自己和其所创作的歌曲推向社会。从2005年起先,又有不少网络歌曲脱颖而出。许多网络歌手也频频出现在各大颁奖典礼上。第7页共14页二、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考量1、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