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七节丝竹相和木垒县一中魏荣课时:一课时课型:音乐鉴赏授课年级:高一一、教材分析:“丝竹相和”这一课选用了两首乐曲。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和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由于现代的高中生受媒体影响,喜欢较时尚的流行音乐,少接触民族音乐,在主观上极易对民乐产生排斥的心理。因而,我便从听辨乐器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民乐的氛围中,并通过分析音乐要素让学生了解我国民乐当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分辨体验民族器乐与其他音乐融合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观看《女子十二乐坊》的精彩表演,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让学生感受传统与多元化音乐的完美组合所绽放的迷人魅力,从而引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接受,尊重到喜爱。二、教学内容:1、丝竹乐简介2、“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乐曲介绍。3、赏析《娱乐生平》、《中花六板》。4、教学拓展1:辨别《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5、教学拓展2:欣赏《女子十二乐坊》三、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欣赏、对比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不同风格,认识特色主奏乐器,知道形成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丝竹乐种音乐特点(特色乐器音色特点)和音乐风格的辨别和判断能力。3、人文目标: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艺术魅力,体会和谐谦让的艺术文化内涵。通过聆听、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和爱好。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对作品的分析努力做到从音乐要素入手,从小处做起,有针对性的引导。2、教学难点:对音乐风格的辨别和区别一直是个比较难的问题,需要在长期的积累形成一定的音乐感受力。所以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上去突破。“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在主奏乐器上的区别让音乐在风格和色彩上有很大差异。而二者的速度差异又让音乐情绪有了差异。五、板书设计:第七节:丝竹相和丝竹乐的种类:侠义:流传在上海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地区的民间器乐合奏。1、江南丝竹:主奏乐器:二胡、笛子、琵琶、扬琴"A"14討12、广东音乐:主奏乐器:高胡、扬琴、秦琴等广义::〈3、福建南音4、潮州弦诗5、云南洞经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部分:首先选择有针1、组织教学:播放广东音乐《花好月圆》营造对性的作品营气氛。造良好氛围,2、教师提示:作品音乐情绪怎样?你听出了哪其次为之后的些乐器?江南丝竹音乐学生回答,总结:这首作品总体情绪乐观、积赏析作好铺极、欢快、祥和。主奏乐器:笛子、二胡、垫。扬琴、阮等….这些乐器当中,既有弦乐器:二胡、阮等又有竹制的吹管乐:笛子、萧等。这些乐器统称为“丝竹乐”引出课题“第七节丝竹相和”。中国古老音乐(二)新课部分:文化,是学生1、教师简单讲解:我国古代《周礼.春官》及《三不很熟悉的,字经》中就有“八音”介绍:“匏土革,木石金,通过介绍,引丝与竹,乃八音”。丝与竹,是中国古老八大乐器发学生对此的中的两种。晋代时就有“丝竹更相和,执节歌者的自豪和探索兴文字流传”,“丝竹相和”就是因此而得名。趣。2、介绍丝竹乐的种类:通过介绍丝竹广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潮州弦乐的分类,让诗、云南洞经。学生更清晰的狭义:流传在上海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地区了解本节课所的民间器乐合奏。要学习的重(三)欣赏部分:点。一、员析《中花八板》对乐器的选择1、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老艺人,你会用什么乐中,学生明白器来描绘江南的气质与风情?为什么?乐器的音色特学生回答:笛、箫、二胡、琵琶等等,因为这些乐点对音乐风格器音色典雅、绵柔、细腻。起决定性作2、聆听《中花六板》并思考:(提示学生从音用。乐要素方面去思考)(1)能听出哪些主奏乐器?从音乐要素入(2)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手也是这堂课学生回答,教师做适当提示尤其是回答为什么是所要解决的重这样的感受,老师要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方面去思点。同时为之考后音乐风格的3、引出作品出自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中花六判断做铺垫。板》,并介绍江南丝竹(播放课件图片)总结:江南丝竹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