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1[释义]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方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胜利。也指不从事实践活动,就难以获得真知。[出处]南朝·宋·范哗《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是东汉名将,有一次,他奉汉明帝的派遣出访西域。公元73年,他带了36个随从,首先到达鄯善国(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1页共13页罗布淖尔西北)。当时,鄯善国正受到匈奴的欺压,每年都要给匈奴进贡。这次听说班超作为汉朝使者前来,当然非常兴奋,对班超等人的接待很隆重并支配他们在使馆住下。过了几天,鄯善国的人对班超他们突然冷淡下来。班超分析,确定是匈奴派的使者也到了,挑拨鄯善国与汉朝的关系,鄯善国王不知该亲近哪边,才对汉使变更了看法。于是,班超找来鄯善国负责接待他们的官员,证明了他的推断,并且了解到了匈奴使者的人数、住处等状况。班超把自己的随从人员第2页共13页召集起来,对他们说:“现在状况很紧急,鄯善国对我们的看法已不太好,还有可能迫于匈奴使者的压力,把我们抓起来交给匈奴。”大家听了班超的话,都表示肯定听从班超的指挥。班超又说:“不进入老虎的洞窟,怎么能抓到小老虎呢?我们现在的惟一方法就是杀掉匈奴的使者,歼灭了他们,鄯善国就只有与我们合作,我们也就大功告成了。”然后班超就与随从们商议好了详细的方法,作了详细的分工,就等晚上行动。到了晚上,正好刮起了大风,班超带领随从们来到匈奴使者住的地方,布置好了以后,班超在前门放起火来。一时间,有的击鼓呼喊第3页共13页有的冲进去砍杀,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班超他们最终把匈奴的使者和随从们都歼灭了。其次天,班超向鄯善国王说明状况,揭露匈奴的阴谋,鄯善国王知道了这一消息,吓得脸色都变了,抓紧同意与汉朝永结友好,共同应付匈奴,班超凯旋而归。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2:比方为不经验险境就难以取得最终的胜利。:第4页共13页公元73年,东汉明帝派班超出访西域。班超带了三十六名勇士,先来到鄯善国。国王起先时对他们很敬重,可是没过几天就变得冷淡起来,班超一行人认为,肯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来到这里威逼引诱国王,使得国王摇摆不定,不知原委应归向哪一方。于是他们唤来了接待匈奴的胡人严加拷问,果真不出所料。于是班超把这胡人禁闭起来然后将三十六名勇士全部集合起来喝酒,伺机行事。酒正酣时,班超下决心说:“不进老虎洞是不能捉到小老虎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下唯一的方法是趁着天黑,用火攻击匈奴派来的人,让其猝不及防,然后将这些人全部歼灭。歼灭了敌人,国王就会吓破胆,我第5页共13页们便可大功告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字仲升),东汉时期扶风郡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他在明帝(刘庄)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时,跟随奉车都尉窦固与匈奴打仗,立下功绩。接着被派遣到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肃边沿一部分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分地区)进行联络工作。他先到了都善。国王早已知晓他这个人,对他特别敬重。但是隔了一段时间,突然变得冷淡了班超召集一起去的三十六人说:“你们感觉到都善国王最近对我们很第6页共13页冷淡了吗?这必定是北方匈奴也派遣人来联络他,使他迟疑不决,不知道原委应当听从哪一边的原因。聪慧的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能发觉出来,何况现在事情己经很明朗了。”经过打听,状况果真就是这样。于是班超约集一起去的人饮酒,并且问:“你们与我如今都处在危急的境地。匈奴派来的人才到几天都善国王就对我们很冷淡。假如让都善国王把我们绑起来送给匈奴,豺狼就会把大家连骸骨一起吃掉。你们说,怎么办?”大家坚决地同声回答:“不管是死是活,我们都听从你的支配。”班超激烈地说:第7页共13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惟一的方法,就是在今日夜里用火攻击匈奴派来的人,把他们一齐歼灭。只有这样,都善国王才会诚意归顺汉朝,我们也就大功告成了。”这天夜里,由于班超的智勇,和同去的三十六人的奋力死战,最终用少数的人力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焉: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