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生活与哲学》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学《生活与哲学》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要想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就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还需要同学们积极关注国际国内大事,扩大视野,启迪思维。那么,怎样学好《生活与哲学》呢?下面,我就针对这一问题给大家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想:首先,同学们要明白“哲学”一词的含义。哲学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能糊里糊涂地活在世界上,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请注意“观”这个词,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人生观就是“观”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第二,所“观”的应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哲学和其他学科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哲学是一种思想,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问题,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哲学时要注重领会,不能靠死记硬背。其次,认真预习、听课与复习。这个道理我想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但怎样才算是“认真”呢?“认真”必须做到:课前要先把要讲的内容看一遍,整体上把握课本的知识点,遇到不理解或理解不了的,做个记号,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听老师讲解,如果还听不懂,课后一定要请教老师。学过的知识最好能在当天巩固消化了,这就要靠复习了,把当天讲过的问题再理解一遍,找些相关的题目做做,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再次,学好政治,要系统把握课本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框架。很多学生在学《生活与哲学》时,总是跟着老师起,老师讲到哪一课他就学到哪一课,一旦知识讲多了,他们就开始忘记前面的知识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系统地把握课本的知识结构。《生活与哲学》的知识结构是很清晰的,比如《生活与哲学》就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的知识点也很清晰,比如辩证法分为: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三个大知识点,每个大知识点又分成几个小知识点。比如联系分为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分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等等。所以,同学们必须把握每一课的知识体系。较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构建知识结构图,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而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一种重要能力。同学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框架,有助于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最后,同学们还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际上就是思维工具,利用它可以帮助你们学好各门具体学科,可以帮助你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去常有这种情况,有些同学在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时成绩挺好,可是参加高考却拿不了高分。原因就在于平时的考试注重的地基础知识,对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不是很重视。所以,平时老老实实地看课本、背课本的学生就能得高分。但是,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注重的是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这些死背知识的学生就有可能在高考中落马。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总而言之,要学好《生活与哲学》,要想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必须从我们自身的认识实际出发,解决好自身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在学习中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学习能力,做到知行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