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篮球行进间运球2、素质练习二、教学对象:水平四七年级学生三、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乐于展现自我的精神面貌,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四、教材分析:篮球教材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运球是在比赛中组织进攻的必要手段,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运球技术,才能更好地掌握篮球这门技能,甚至为学生终身从事篮球运动提供了保障。五、学情分析:根据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新求趣,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对篮球学习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掌握技战术的欲望,从而提高个人的技、战术能力,相信学生会配合教师并能积极思索。六、教学目标:1、了解篮球运球意义,能正确区分篮球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不同之处,理解保护运球在实战中的应用。2、通过学习,80%的学生能正确掌握原地运球技术,75%的学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确运用直线运球技术,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学生灵敏、速度等素质。3、通过练习与游戏,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协作的精神。七、教法与学法:围绕本教材的重、难点,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角度出发。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激励式、评价式、探究式等方法,真正发挥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课堂引导者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八、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九、教学设计篮球行进间运球课时教案授课人:金晓慧人数:46人授课班级:七(1)班指导教师:杨仁杭教学内容一、篮球行进间运球二、素质练习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篮球运球意义,理解篮球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区别,理解保护运球在实战中的应用。2、技能目标:通过对行进间运球学习,8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直线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做到运球手型正确,按拍球的后上方,球落点在体侧前上方。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与游戏,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次数时间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2、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与要求3、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慢跑热身:喊数站位2、篮球球性练习:(1)抛接球练习4×8(2)指拨球练习4×8(3)8字胯下绕环4×8(4)按拍球练习4×8教法:1、指定集合地点鸣哨集合2、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4、安排见习生教法:1、教师指挥学生慢跑,听到哨声站位。游戏结束后,指挥学生拿球站到指定位置。2、教师领做,教师喊口令,组织学生进行球性练习,熟悉球性。学法:1、配合教师整队2向老师问好,认真听取学习内容3、见习生随堂听课或安排简单活动学法:1、4组排头依次绕着本组进行慢跑,听到哨声迅速站位,游戏结束后,迅速拿球站到指定位置。2、学生随口令进行球性练习,认真完成各种球性练习。组织:****************************************Δ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组织:1、要求:队伍整齐,听从指挥2、如上图要求:动作舒展,态度认真,积极参与1111ˊ3ˊ3ˊ基本部分一、复习篮球原地高低运球(一)原地高低运球1、原地低运球重点:抬头,目视前方难点:控制球的高度2、原地高运球3、原地高低运球的转换二、学习行进间直线运球(一)行进间直线运球动作要领:抬头,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按拍球的后侧上方,球的落点在身体侧前方,球反弹的高度在腰、胸之间,一般拍一次球跑两步。1、慢走直线运球重点:准确的手型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2、慢跑直线运球要求:手对球的控制3、直线运球跑强调::拍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