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二幼金芳园分园教师教育活动设计及反思日期:2016.4教师:黄立娜活动领域及名称:(中班语言)小猴卖圈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分析出小动物要的"○"各表示什么。2.引导幼儿在理解童话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知童话故事中小猴的形象特点。3.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商店游戏。准备图片、课件、操作材料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谈话:小朋友,你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买过什么东西?你是怎么买的?小结:买东西时必须告诉别人你要买的东西,付了钱就可以拿走了。可是有个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小猴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呢?听老师给你们讲故事"小猴卖圈"。2.教师带幼儿边看课件边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小猴是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它很会动脑筋。一天,来了五个伙伴,手里都拿着一张纸片,纸片上画着个"〇"。"咦,这'〇'是什么意思?"小猴糊涂了。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个"○"是什么呢?(幼儿猜想)小朋友是这么认为的,小猴是怎么做的呢!继续听老师给你们讲。3.教师把故事讲完。提问:有哪几个小动物?小猴有没有让他们满意地买到所需要的东西?他想了个什么办法?小猴卖给他们的"○"到底各是什么呢?现在咱们再一起来想一想。4.教师利用课件边讲边提问,引导分析各种小动物的"○"各表示什么。1)解决第一个"○":打开小猴和小鸭图片,讲述这一段后提问:小鸭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游泳圈)。2)接着谁又来了?打开小猫教具,讲述本段后提问:小猫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镜子)。小猫拿到镜子后,照了照,满意地走了。满意是什么意思?3)后来,谁来了?(打开图片)讲述本段,小狗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铁环)。4)后来,谁来了?(打开图片)讲述本段,小老虎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足球)。5)最后,轮到谁了?打开小兔讲述本段:小兔买的"〇"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幼儿说出后,教师打开正确答案:蛋糕)。6)小动物买的是游泳圈、镜子、足球和蛋糕,为什么只在纸片上画个圆呢?(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圆的)你觉得小猴是只什么样的小猴呢?5、玩商店的游戏。小朋友讲得不错,但你发现小动物们买东西和咱们平是买东西有什么不一样?(平时,直接说就可以了,他们画出所买东西的形状,告诉他干什么用就可以了)对,下面我们就一起玩个开商店的游戏,规则就是刚才小朋友说的,画出你要买的东西的形状,告诉售货员干什么用就行了。看,老师这儿就是商店了,我这儿有许多东西,我来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卡片和一支笔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小朋友拿出来画一画你要买的东西的形状,你想多买,你就多画,形状,一定要准确。反思《指南》语言领域指导我们,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当中,应积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能力。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流,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并能积极的说。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让每一个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能力,从目标的达成度来看,基本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是要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小猴的形象特点。根据故事中各种动物的语言来分析出他们所需要的圆圈是什么东西,讲完故事后,给予幼儿一定的讨论时间去思考,活动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说出小动物需要的是什么。尤其在最后一个环节“迁移经验”中,请孩子们猜一猜、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