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金牌之路备课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二课时:比多少教学目标1、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认读1~5各数(二)排序出示数: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二、探究新知动手操作,学习“>”、“<”、“=”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并写上相应的数字3、学习“3=3”(1)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只猴子要吃3个桃子。桃子够吗?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多,同样多、相等)(2)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4、学习“3>2”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状,5、学习“3<4”方法与前面相同。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6、区分“>”和“<”(1)区分两种符号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2)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三、知识运用(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四、小结:黄冈金牌之路备课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对应一个的方法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