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蒲家小学吴春梅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感知长方体的形体特征,是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掌握求长方体总棱长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学会求长方体总棱长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已有知识引入: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图形?请每人画出其中一个?再请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平的)教师明确: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平面图形。请同学们看老师带来的这些物体(出示:牙膏盒、粉笔盒等)各部分还在一个平面上吗?这些物体不在一个面上,都是立体图形。生活中这样的图形到处都是,你能举个例子吗?生:冰箱、楼房等师:他们给我们的感觉是立体的,他们的轮廓可以看做什么形体?生:长方体、正方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揭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学习之前,你对它是不是已经有所了解了?有怎样的了解呢?学生就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介绍二、自主探究——在观察讨论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点1、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观察一下,小组合作,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的方法。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构成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讨论特点,作记录)(1)教师巡视指导并总结学生认识情况(2)汇报2、具体知识点课件展示:师:用数一数、摸一摸等方法集体合作认识具体知识点并板书。(1)面——长方体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2)棱——两个平面交叉的线段。(3)顶点——三条棱交叉的点。——长方体、立方体都有8个顶点。课件演示:长方体有12条棱,分三组,每组长度相等——分别成为长、宽、高怎样证明你的观察是正确的?生:量一下手上物体的长宽高或者棱长。(4)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生:讨论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做集合图。)(课件展示)3、画长方体、正方体那么怎样把长方体或者立方体画在纸上呢?师: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长方体,如果把它们画下来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画图表示长方体。师: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长方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学生观察后发现:最多能看到它的三个面。师:现在你们把自己的长方体放在课桌的左上角进一步观察,你看到了哪三个面?哪三个面看不到?师:(出示一个长方体)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如果放在左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如果画下来就是这样的。在这个图中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教师结合媒体演示告诉学生,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师:这叫做长方体的立体图。看图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上、下、左、右这四个面画的是平行四边形,但实际上表示的却是长方形。三、巩固练习:1、量出你的数学课本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然后指出上面长、宽各多少?2、长方体有()个面,它们一般都是()。也有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3、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几条棱算作一组,可以分成()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