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第9课改革开放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_________开始: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制,随后农村逐步实行。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首先在广东的、珠海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国有企业的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体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二、课堂达标1、为什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大大发展了?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改革或政策调整的先后顺序是?3、经济特区“特”的主要表现是什么?4、请你试着评价一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5、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与清朝后期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不同?三、能力训练:1.1980年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上海③广州④汕头⑤珠海⑥厦门ABCD①②③⑤⑥①④⑤⑥②③④⑤⑥①②④⑤⑥2.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珠海B汕头C深圳D厦门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①资金②先进科学技术③企业管理经验④思想意识形态ABCD①②③①②③④①③④②③④4.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5.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①农业②国有企业③建立特区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6.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它就是A.厦门B.上海C.广州D.福州7.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内地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平均主义泛滥,供给制,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材料二“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任,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农家对联材料三小岗村改革前后比较年份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1976年19户110多人3万5千斤230斤32元1979年20户115人13万2千斤800斤200元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习近平请回答:(1)材料一反应了什么时期农村的现象?导致这一错误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指什么事件?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是指什么事件?(3)材料三中小岗村人均收入的变化是以哪年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为分界线的?这次会议在政治上做出了怎样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