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韵》教学设计自贡市解放路中学陈直联系电话:13698252860邮箱:candyc.z@163.com《周庄水韵》教学设计自贡市解放路中学陈直一、设计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思维发展,强化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本次《周庄水韵》的课堂设计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上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意图通过学生主观的活动来达到学生自主分析课文语言的目的,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即核心落实在体味“水韵美”上,,通过三次游览周庄不同的感受来品味周庄特有的水韵之美。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用教材教”的理念。二、教材分析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在阅读中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结合语文教材八下一单元游记散文学习要求,让学生在初一学习写景散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的秀美壮丽,扩大视野,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法,抓住周庄特有的“水韵”美,体会课文中写景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三、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以有一定的散文学习体验和积累,但语言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有一定的不足,可在本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集合小组的智慧完成本课学习的目标。四、学习目标:1.理清思路,感知周庄情韵。2.品读语言,体味周庄水韵。3.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五、学习重点:学习目标2学习难点:学习目标3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学,究,讲,用”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七、课前准备1.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预习课文,并完成导学案一板块2.教师在课前布置好教室,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和音响设备,在课前播放高山流水,在轻松氛围中引导学生进入周庄水韵的情境中。八、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学”——自主学习做做我能行一、助你一臂1.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周庄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周庄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周庄也曾留下柳亚子、陈去病等人的足迹。2.作者简介:赵丽宏,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递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一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二、自我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斑斓(bān)(lán)眩目(xuàn)仲春(zhòng)摇曳(yè)参差(cēn)(cī)谛听(dì)娴熟(xián)璀璨(cuǐ)(càn)2.解释下列词语:斑斓:颜色错杂灿烂飘忽:捉摸不定参差:指不整齐,不一致璀璨:形容光彩鲜明如泣如诉: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这里形容声音柔细。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3.《周庄水韵》选自《散文选刊》,作者赵丽宏,当代作家。周庄,在江苏昆山,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4.整体感知:课文是作者三次去周庄的不同感受,请找出代表作者感受的概括性的语句。点评:通过第一板块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课前整体感知课文,并熟悉字词,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也为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提供了条件。第二板块:“究”——合作探究比比谁最棒一、为你导航(一)阅读点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你能做到吗?请你试一试。(二)做法指导先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各自做题。然后结对同学合作探究,完成全部答题。最后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一、问题探究1.初读课文,初步感受周庄的美。并向小组推荐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一组:推荐:第一段,把一个波动似绸,如诗如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