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原料1原料2产物1产物2动力场所水CO2O2淀粉等有机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观点:植物体由“土壤汁”构成,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问题: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五年后一、一、1627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一、一、1627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开始柳树的质量2.27kg干土的质量90kg+74.43kg-0.1kg结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76.7kg89.9kg5年后实验前后的差值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认为只有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结论:植物可以更新污浊的空气。二、二、1771年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利二、二、1771年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甲乙普利斯特利(J.Pristly)通过植物和动物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实验,第一次成功地应用化学方法研究植物的生长。三、三、1779年荷兰的科学家英格豪斯三、三、1779年荷兰的科学家英格豪斯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又有何新发现?植物体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甲乙英格豪斯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气中的什么成分吗?为什么?不知道,受到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尚不知道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气体。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中,光能哪里去了?•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四、四、18641864年德国的植物学家年德国的植物学家萨克斯萨克斯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进行实验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进行实验四、四、18641864年德国的植物学家年德国的植物学家萨克斯萨克斯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进行实验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进行实验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暗处理叶部分遮光光照滴加碘液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结论:植物在光下产生了淀粉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这样,柳苗的生长之迷也终于被揭开了。提出问题: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来自二氧化碳还是水?五、五、19391939年美国的科学家鲁宾年美国的科学家鲁宾((S.RubenS.Ruben)和卡门()和卡门(M.KamenM.Kamen))利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五、五、19391939年美国的科学家鲁宾年美国的科学家鲁宾((S.RubenS.Ruben)和卡门()和卡门(M.KamenM.Kamen))利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1、需要标记什么元素?2、怎样设计对比实验?C18O2、H218OC18O2+H2OCO2+H218OCO2H218O?C18O2H2O?预测1:第一组为O2,第二组为18O2,来自H2O;预测2:第一组为18O2,第二组为O2,来自CO2;预测3:两组既有18O2、也有O2,来自两者。第一组第二组CO2H218O18O2C18O2H2OO2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第一组第二组卡尔文及其同事用来研究光合藻类CO2固定的仪器装置他用14C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六、六、19481948年美国的科学家年美国的科学家卡尔文卡尔文((M.CalvinM.Calvin)等人的实验)等人的实验六、六、19481948年美国的科学家年美国的科学家卡尔文卡尔文((M.CalvinM.Calvin)等人的实验)等人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运行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合物,可以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