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外国语学校2015年“论文与课题”一、论文发表****1、学校全体教师在“南宁教师研修网”上发表的文章作品已有860篇;2、林万春:《同舟共济迎难而上精细管理争创佳绩》,北京师范大学;3、林万春:《实践课改创造成功》,北京师范大学;4、林万春:《新课改背景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策略》,北京师范大学;5、林万春:《高中英语教学新模式——“互教互学,高效课堂”》,中国教育科学,;6、林万春:《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文信息;7、林万春:《例说“三个”学习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教育教学参考;8、林万春:《南宁外国语学校校园媒体与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科学;9、梁正:《内涵发展固本培元,改革创新彰显特色》,北京师范大学;10、甘双:《精彩的课堂来自精心的“预设”而“生成”》,教育界;11、甘双:《“互教互学”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教学参考;12、韦江平:《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探析》,中学教育参考;13、韦江平:《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及策略》,广西教育;14、赖晓红:《例说初中八年级数学“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新策略》,教育界;15、赖晓红:《总结反思——初中数学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教育教学参考;16、黄洪:《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教育界;17、黄洪:《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究》,教育教学参考;18、韦文华:《“互教互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新尝试?》,教育教学参考;19、韦文华:《“导学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界;20、何承霏:《新课改下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源》,教育教学参考;21、陈江云:《初中数学减负增效的感悟反思》,教育教学参考;22、陈江云:《优化“互教互学”过程创新导学数学方式》,教育界;23、王钟莹:《例说高中地理“互教互学”教学方式的探究》,教育教学参考;24、许承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教育教学参考;25、彭冬梅:《试论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问题教学的有效对策》,教育教学参考;26、蒙丽丽:《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之所得》,教育教学参考;27、韦梅节:《如何在细节中呵护“后进生”的自尊心》,中华少年;28、韦梅节:《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进行“互教互学”的新尝试》,教育界;二、三级课题(一)校级课题(19项课题)(1)卿秋宏:《普通高中艺术班美术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2)张媛媛:《体育“啦啦操”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3)李桂梅:《青春节拍韵律操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4)莫海冰:《广西音乐特色课程校本研究与实践》;(5)尹凤媛:《新高考备考指导的实践与探索》;(6)陆省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7)阮继煊:《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8)刘光朝:《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9)梁宏:《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10)玉成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11)陆金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12)贺旭琳:《新课改背景下政治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13)康永安:《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14)王周勇:《新课改背景下地理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15)蓝杏芳:《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16)朱志芳:《新课改背景下化学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17)凌艳:《新课改背景下生物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18)杨著:《新课改背景下电脑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19)李桂梅:《新课改背景下生物学科“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二)市级课题(8项课题)(1)梁正:《文化引领,特色学校外语特色内涵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