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VIP免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1/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2/2
㈠导入新课:由《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导入新课学习。㈡在“自主学习”环节,明确学习目标,布置学生依据《导学提纲》自学,了解掌握基础历史知识。㈢通过提问、题目反馈等形式,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为下步导学提供依据。㈣在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在“二月革命”一目中:学生阅读教材,分析二月革命前俄国的形势、二月革命和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一目中:首先,通过历史资料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十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从“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历史发展”等三个方面分析“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对比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可以说是十月革命影响下的产物。在“退一步、进两步”一目中:首先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结合注释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其次,了解“苏俄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认识“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第三,指导学生尝试回答教科书第4页“说一说”提出的问题。㈤盘点收获,畅谈心得:本节课内容可以归纳为:两次革命,两种政策“无论声名武功从哪个方面看,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都远远比不上他那些伟大的祖先——如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二世。”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是被一场革命推翻的,这场革命是:()A、1917年二月革命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C、1789年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评价,错误的是()A.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中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应分配必须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当地,所有征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上级指令执行。───列宁《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材料二: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革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实行交换。───前苏联文件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别是列宁在什么背景下实行的什么政策?(2这两种政策从内容上看有何不同之处?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3)根据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几条合理的建议。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摘自《苏联史》材料2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摘自《列宁选集》材料3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摘自《苏联兴亡史》材料4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摘自《列宁全集》回答:①材料1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②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③材料3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④材料4中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