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个大学生求职注意的陷阱11个高校生求职留意的陷阱陷阱一:“高薪”诱你搞传销一些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利用高校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在网上以高薪聘请为名引诱毕业生上当,一些求职者因不了解状况而受骗。“只要你加入我们的团队,3个月后就拿到月薪3000元左右,随着你业绩的增加,你的工资将逐月增加。”两位上当的学生称:他们与这家公司洽谈时,公司不看毕业证书,只填一张表格,随后便通知他第1页共13页们说被录用了,并打算带他们去广西、云南等地。在去广西的途中,他们意识到是传销后,便在南下途中下车,逃了出来。目前,传销骗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新的形式,值得高校生求职者留意和警惕:一是“跨省聘请”。一些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知道,网上诈骗在当地很难实施,因为当地人都熟识状况,编造的谎言很简单被戳穿,而外省的求职者往往不了解当地状况,简单得逞。二是“高薪引诱”。在网上发布虚假聘请信息时,供应所谓的好职位和高薪,引诱高校生求职者上当。三是“共同创业”。一些传销人员为了引诱高校生求职者上当受骗,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时,向高校生伸出“橄榄枝”,表达共同第2页共13页创业的愿望,一些高校生求职者信以为真,结果受骗上当。四是“网上恋人”。一些传销人员以在网上找寻恋人为名,诱骗高校生,一旦上当,便以各种理由拉其入伙。陷阱二:聘请会陷阱此类聘请会大多名不符实,经常对外宣扬有多少用人单位和岗位职位层次有多高,等等,事实上多为虚假宣扬。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只有主管部门组织或批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才是合法的。陷阱三:高职诱惑第3页共13页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毕业生小薛同学向记者述说了自己求职受骗的经验。一天,小薛接到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电话,被告知她已被该公司录用为“储备经理人”。小薛在兴奋之余不免纳闷,自己从未向该公司投送简历过呀?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电话?但小薛还是兴冲冲地来到该公司,可去过方知,原来是该公司从某聘请网站上的公开资料里“选”中了自己。而所谓的预先被录用的职位“储备经理人”则被换成了“理财专员”。经过一番培训后,小薛才知道,原来该公司把自己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有多名高校生有这样的经验:广告上说是聘请“经理”,月薪1800元。当他们交了50元的中介费,办完第4页共13页手续后,被支配在离中介所不远处的一家公司工作。结果上班第一天公司负责人就叫他们“先从基层干起”,让他们先在1个月内,每人推销价值1万元的保健品。1个月下来,他们6人中,没有哪一个完成了任务,自然被辞退了,不但连基本工资没拿到,还出了中介费。后来他们通过明查暗访,发觉这家所谓的公司就是职介所的人开的,特地用来骗人的。据了解,目前许多公司聘请业务员都是到各聘请网站搜集应届毕业生的资料,以高职加以诱惑。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聘请伎俩,毕业生肯定要警惕,清晰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渐渐呈现第5页共13页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职诱惑。陷阱四:骗培训费以录用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毕业生小刘同学接到某公司的面试通知,于是兴奋地到该公司参与面试。一番面试后,该公司并没有当时就向他收取培训费,只是说让他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用他。小刘非常兴奋,想好好表现一下,争取能留在该公司工作。于是,他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学问不足公司须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300元培训费。当小刘对此进行质疑第6页共13页时,该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令小刘生气不已。值得毕业生留意的是,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酬劳。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陷阱五:地点陷阱许多企业在全国各地有分部,而参与聘请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因此,毕业生在应聘时简单产生错觉,以为工作地点就在总部所在的大城市,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有意不予以说明,结第7页共13页果毕业生上岗后被分到其它地方,对此,毕业生在面谈时必需询问清晰。陷阱六:“皮包公司”毕业生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