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VIP免费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_第1页
1/5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_第2页
2/5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_第3页
3/5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秦岭──淮河分南北》一课教学中,我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图上模拟旅行──练习检测等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围绕重点展开,难点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讲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读图启发式教学”法,以图为线索,有利于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练习设计既考虑可操作性,又体现概括性,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了解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图表和典型事例来探究分析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感悟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教学难点】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导入新课:1.视频展示和地方特色介绍播放《花开江南》视频片段。(《花开江南》介绍:该影片取材于德清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德清县人民政府、湖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联合摄制。该影片在德清实景拍摄,以莫干山、下渚湖以及新市水乡的秀美风光为依托,展示了德清独特的人文和地理风貌,展现了新农村题材电影的江南风格。)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德清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接下来,就让同学们来夸一夸我们的家乡。(要求是一人说一句,尽可能让每一位同学有表现的机会。)生1:我们这里有低矮的丘陵,上面长着绿油油的茶叶和竹子,景色很美。生2:我们这里有水稻,到了秋天,一片金黄色。生3:我们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生4:我们这里的房屋屋顶是人字型的,有利于排水。生5:我们这里的米饭很香。……2.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师:大家喜欢听歌吗?今天我们一起听一首老歌《谁不说俺家乡好》。听歌的时候,老师有个要求,请大家边听边仔细看歌词!师:歌曲曲名中的“俺”是哪里的方言?(山东)在歌词中找一找与我们这里不一样的地方?(梯田、麦浪……)【承转】:看来,我们这里和山东的自然景观存在着差异。那么,为什么会有差异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新课教学:出示《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图》,提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是什么?划分依据?我们的家乡和山东分别在哪个地理区域内?一、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1.出示自学提纲:(1)读图3-26,找出秦岭和淮河。(2)看一看,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3)说一说它们与黄河、长江的关系。(同桌交流)(4)找一找秦岭──淮河线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5)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还是以北: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2.学生对照提纲读图看书自学,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对学困生和中等生加强引导,为后面点拨捕捉信息。3.出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秦岭──淮河线示意图,检查学生自学情况4.教师作简单的点拨和总结,并作适当的解释、补充:如,秦岭──淮河线不是将整个中国划分为南方和北方两部分,而是大体上将中国的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区域。【承转】:了解了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之后,我们来了解这条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二、小组合作探究:中国南北方的差异1.教师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转化成表格(1)将教材第62页的示意图转化为表格:南北差异之生活习惯比较表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饮食习惯民居特色交通工具(2)将教材第63、64页中的图3-28、29、30和第53页中的图3-16转化为表格:南北差异之气候比较表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气温降水气候类型(3)将教材第64页中的文字内容转换为表格:南北差异之农业生产比较表南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