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生寓言课后习题答案人生寓言课后习题答案这是中国当代闻名作家周国平创作的一本人生哲理散文集,论述了人的品行、生命的意义、胜利、苦难等人生课题,也对读书、教化人生困惑等方面发表见解。下面我收集了人生寓言课后习题答案,供大家参考。人生寓言第1课时第1页共17页1、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2、研读,正确把握对人生的看法,对待人生的际遇。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白兔和月亮》,驾驭字词。2、自由诵读,思索问题: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确定说明白什么?3、朗读第五节,思索:文章将白兔与人对比有什么意味?第2页共17页4、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5、体验反思:你是怎样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一、积累运用1、依据注音写汉字。心kuàng()神怡阴qíng()圆缺伤心如gē()险象dié()生得失之huàn()慧心未mn()2、依据下面句式的特点仿写一句。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第3页共17页(提示:留意加点的字)二、阅读感悟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确定:“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绝无仅有。”白兔仍旧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惊奇,从前的闲适心情一网打尽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惊慌担心,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伤心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第4页共17页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子公终归慧心未泯,她最终去拜见诸神之王,恳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确定。1、诸神之王为什么要把月亮赏给白兔?2、文段写白兔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3、白兔为什么要恳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确定?4、你从文段中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第5页共17页整体感知1、略。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迥然不同,刚起先她是“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而后来,她感到“惊慌担心,伤心如割,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发生这种改变的干脆缘由就是白兔相对于月亮身份的变更;在拥有月亮之前,白兔能以审美心态面对月亮,因而能感受到美的风韵;拥有月亮之后,却以功利心面对月亮,因而不但不能体会美,反而还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白兔慧心未泯。第6页共17页3、文章的原句是(和人类……确定)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全部权,她是聪慧的;人类,作为白兔的对立面,天经地义也可以理解为慧心已泯。人类总以为拥有就是华蜜,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既得利益的,因而也是愚笨的。可见,这话暗含对人类的讽刺。4、理解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假如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惊慌担心,那还不如没有。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广,能够真正第7页共17页享受生命的乐趣。所以看事物要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心态,要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得与失。一、积累运用1、旷晴割迭患泯2、留意关联词语的运用。例如:凡是困难,无论谁遇到,谁都应正确面对,而且还要想方法克服。二、阅读感悟1、因为白兔的赏月之才绝无仅有。第8页共17页2、运用了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3、白兔不想有得失之患,想拥有从前赏月时那闲适心情。4、有些东西不肯定要拥有,因为拥有了可能会失去更多的东西。(符合文意即可)8、人生寓言第2课时编写:xxx审稿:xxxx1、研读,揣摩文章构思的奇妙。第9页共17页2、比较阅读两则寓言。品尝探究1、朗读全文,划出课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并加以理解。2、分角色朗读,思索: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3、品读有关“我”的部分,“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白什么?4、研读“天哪,太可怕了!”反复出现的作用是什么?第10页共17页5、与《白兔和月亮》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