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课后练习答案《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课后练习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墁地()接榫()瓦当()戗兽()穹宇()柁墩()额枋()房檩()切削()椽子()水榭()翚()2.依据拼音写出汉字。第1页共38页fú??员fú??射一fù??对联匍fú??纯cuì??憔cuì??荟cuì??cù??然点zhuì??拾duō??chuò??茗chuò??学miǎn??甸沉miǎn??miǎn??怀miǎn??腆房lǐn??仓lǐn??遗zhǐ??福zhǐ??3.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2)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4.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第2页共38页(1)阻碍阻碍①傲慢丈夫因____执行被确定拘留,野蛮妻子撕毁执行笔录欲毁灭证据。②与收入脱节越来越严峻的房价把很多高校毕业生拒于城市的大门之外,成为____人才流淌的又一道门槛。(2)雕刻雕琢①他每天下班之后,总是偷偷地躲在厨房里练习,每天至少要雕二十几个土豆、萝卜,因此练就了功夫独到的____技艺。②这决玉料辗转运到扬州,由当时闻名工匠数百人用了六年时间第3页共38页细心____最终完成,作品再现了大禹治水时的壮丽景象,现陈设于故宫。(3)喜闻乐见喜闻乐见①对于将来的展望,陈好坦言期望能接着坚持下来做自己喜爱的东西,也希望有一首属于自己的________的歌曲。②他们找准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兴奋点”,利用群众文化需求的“共鸣点”,借助群众________的文化活动,敏捷奇妙地注入宣扬信息,使群众在品尝文化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化。5.文学常识填空。第4页共38页梁思成,中国现代__________家,广东新会人,梁启超的儿子。所著的__________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运用比方的表达效果。(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2)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第5页共38页楼。2.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依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哪几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①这种“词汇”和“文法”究竟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阅历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才智的结晶,是劳动和创建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第6页共38页②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阔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宠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多数的建筑上都经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建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第7页共38页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纳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建了无比有利的条件。3.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指什么?请概括说明。4.文中加点处的“那些”“这样”指代的详细内容是什么?5.结合原文回答:为什么在中国多数的建筑上都经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6.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中国建筑体系和其他建筑体系的异同。阅读鉴赏第8页共38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中国建筑中的塔梁思成现在说到砖石建筑物,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塔。或许同志们就要这样想了:“你谈了半天,总是谈些封建和迷信的东西。”但是,事实上,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一切艺术和技术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过去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