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案例:洗镜子VIP免费

案例:洗镜子_第1页
1/1
案例:洗镜子有一天户外活动结束,小朋友回班盥洗。孩子们都洗的差不多了,只见董学承用沾满肥皂沫的手在沫镜子,我刚要说:“董学承,别弄。”忽然想到应该先了解一下,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到这儿,我静下心,轻轻地走过去问道:“你在干什么?为什么用肥皂抹镜子?”见我的口气很缓和,他也放松了紧张的神色,但似乎还是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妥,所以仍然很小声地说:“我看镜子上有点脏,肥皂能把手洗干净,我想也能把镜子变干净,于是就往镜子上抹了好多肥皂。可它比原来更脏了,洗了半天也洗不干净。”听了他天真诚恳的话语,我庆幸自己刚才在关键的时候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没有指责他。想到这儿,我赶快蹲下身,用双手把他揽在自己怀里说:“你想帮老师把镜子弄干净,这很好,但用的方法不对。咱们一起来想办法好不好?”于是我牵起董学承的小手,把他带出盥洗室。回到活动室,我对全班小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肥皂能把手洗干净,还能把什么洗干净?”我的话音没落,只听有的小朋友说:“衣服、手绢、毛巾。”“对,除此之外,肥皂能不能让镜子变得更亮?”“不能,肥皂会把镜子洗花的!”“那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什么可以把镜子变得更亮呢?”问题一提出,孩子们都变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只听胡远卓小声的说:“我看老师是用布擦玻璃的。”听可他的话,我说:“他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于是我找来一块儿布并把它交给董学承,让他来试一试,同时请小朋友观察它是不是能让镜子变亮。果真,没几下原来那满是肥皂沫的镜子又变得光亮起来。小朋友都高兴地拍起了小手,董学承也笑了。“每一个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合理的原因。”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就必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观察、了解他们那样才能透过表面,发现他们看似淘气破坏行为背后隐藏的闪光点,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里健康、快乐地成长。2016.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案例:洗镜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