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起局长在全区煤矿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2陈鸿起局长在全区煤矿建立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三部分)(七)深入开展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提高煤矿安全准入门槛。去年以来,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XX〕175号)的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全区小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到目前为止,经有关县市申报,自治区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研究,拟关闭的54对矿井名单已上报自治区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推进小组。同时,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的煤矿整顿关闭专项资金安排也已得到落实,很快将会按照矿井关闭工作进度下拨有关市县。预计到今年底,全区煤矿数量将由去年底的169对减少到100对左右。矿井数量的大幅减少和安全准入门槛的提高,为煤矿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八)深入开展打击煤矿非法开采活动,遏制非法开采活动泛滥成灾。由于利益驱动及监管不到位,我区少数XX县区在一个时期内非法盗采曾一度泛滥成灾,并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强烈关注,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非法盗采情况多发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对非法盗采严重的地区实行集中专项整治,建立充实打击非法采矿执法队伍,完善县(区、市)、乡镇、村三级监控网络,建立分片包干、有偿举报和风险抵押制度,坚决抓捕盗采人员,严格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强巡查监控,有效的遏制了非法盗采煤炭资源活动泛滥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区共取缔非法采煤窝点1000多处(次)。一年多以来,我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煤矿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相当部分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技术装备水平低,设备陈旧落后,安全保障能力差;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安全技术管理不到位;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第1页共5页不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职工安全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二是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滞后,现场管理不到位。有的煤矿仍没有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的煤矿劳动组织混乱,领导下井带班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没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当班安全生产存在的重大问题和事故隐患,违章指挥、违章冒险作业现象仍然不少。三是非法盗采煤炭资源活动在部分地区仍屡禁不止。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加上一些地方仍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打击非法小煤矿,防止非法小煤矿死灰复燃的长效工作机制,执法监管不到位,对非法小煤矿打击取缔不力,非法小煤矿事故仍时有发生。二、下一步的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安全生产工作稍有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并引发社会舆论的极大反响。最近的XX省王家岭煤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今年以来,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再次表明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无论是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还是直接从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煤矿企业领导,都必须认清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现状,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都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矿井安全管理,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提高事故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二)积极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增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1、深刻认识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重要意义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第2页共5页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救生舱和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