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汽化液化课件VIP免费

汽化液化课件_第1页
1/13
汽化液化课件_第2页
2/13
汽化液化课件_第3页
3/13
汽化和液化1.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是。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00℃的水将()A、一定沸腾B、一定不会沸腾C、一定蒸发D、都不可能温度达到沸点吸热C•3、某同学做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标准大气压下)。(1)图中t1=___________________。(2)线段___________表示水在沸腾。从加热计时开始经___________分钟水沸腾。(3)到B点不再加热,水还能沸腾吗?说明理由。100CAB4不能,液体要沸腾,还要继续加热4、图4—4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B5、为了使锅内的水温超过100℃,可以采取:()A、把水倒掉一些再烧;B、把火烧得更旺一些;C、移到高山上去烧;D、给锅加上不漏气的盖。D6、晾晒湿衣服时,为了干得快,人们总是把它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而且还要把衣服摊开,这是因为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是、、。7、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上,蘸上酒精,酒精蒸发时温度计的示数,这是因为蒸发的缘故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变小致冷8、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B.扇来的风是凉的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C9、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10、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是:都是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汽化过程,都要从周围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不同点是:蒸发仅是在液体___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液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在__________温度都能进行,沸腾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即__________下才能进行。液气吸收表面表面内部沸点任何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电冰箱内温度比较低,这是液体蒸发吸热造成的()(2)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要是液体液化造成的()(3)夏天,打开电冰箱门看到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正确正确错误12、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B.进行消毒C.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A13.甲苯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11℃,如果在1标准大气压时,甲苯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沸腾B.甲苯不沸C.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4.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是()A.杯中的水渗透出来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C.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跟人体出汗道理相似CB15.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使手不会烫伤。液化上汽化•16.夏天,在有空调的汽车里,水珠出现在玻璃的____(填“内侧”或“外侧”);寒冷的冬天,在有暖气的房间里,水珠出现在玻璃的____(填“内侧”或“外侧”)。17.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形成的。外侧内侧熔化汽化液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汽化液化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