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队半年军事工作总结报告半年工作总结飞鹰队半年军事工作总结报告何通1944年7月15日【这是何通19岁时写给东江纵队总部的工作报告。当时,何通任东江纵队独立第三中队中队长(相当于加强连,直属纵队领导)。何通曾说过,这段时期是他最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灵活机动地执行上级意图、不断创造歼敌战果的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末期,有人在中央军委档案馆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此文原件,遂将其复印后交XX省档案馆收存,并将此事告知何通,于是何通终于得以见到自己当年撰写的这份工作报告,喜出望外。这份报告全文约4000余字,囊括了部队所处地域政治环境、民众情况、日伪顽态势、我军行动及战果、部队扩编、训练、情报、武器、政工、民运、干部战士思想、政权建设、粮饷、被服、医疗、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等一系列情况。】一、半年来本区情形及其演变1、政治环境与民众情况本区自去年广九路(即广州至香港九龙的铁路线。)沦陷后,本队曾一度活动,但无大成绩,直至元旦扩编为中队(即独立第三中队,也称飞鹰队。)后始再度开过活动。当时之政治环境极度混乱,伪政权已建立在塘沥,民众意志消沉,生活痛苦,抢掠案四起,清溪乡仍为k(即军。)盘踞,对民众压迫更甚,特务甚活动。自经一月廿一日战斗(指飞鹰队在虾公潭袭击日军、解救被拘禁虐待的村民的战斗。)打击日寇后,又缴敌机枪(指飞鹰队于1944年2月15日在凤凰山袭击日军警戒哨队的战斗。)民心大为一振。加上旧历元旦前后扩大宣传扩军工作,二月中已开始重建乡政与组织民众,使其参加斗争。但二月廿七日敌进占清溪,k不战之走,形势一变,塘沥已受敌钳形威胁,部分地区已成敌后。而清溪民众在敌人压迫太甚下已渐醒悟,我队扩大日渐增加。三、四、五月是向清溪发展,地区以五月战斗最烈,敌人为之失色,但民众经扫荡亦有害怕。自六月中日寇退出清溪,我即进驻,大规模组织民众成立乡政,塘沥、凤岗亦巩固一点,清溪民众情绪大振。2、敌伪(k)军情况本区正面之敌人为林平(平湖至林第1页共7页村)守备队,番八一一四部,大队长藤本末夫,人数共七百,辖炮队一、中队四,分驻平湖、林村、塘下、石古、天堂围各点,队本部于平湖。自经我二月打击后深居简出,各站敌人也少出动。自二月廿七日敌南支派遣波8610部川口队进驻清溪后,敌我斗争更趋剧烈,五月中曾动员七百向我扫荡但伤亡甚大。敌于六月七日因斫松树(日军砍伐松树用作修复广九铁路线的枕木。斫,音茁,用刀斧砍。)之任务已达并因不堪我之打击(自占清溪后亡18人)而撤退。k自敌来时即退居纹场、龙岗,对我威胁较少,但清溪光复后斗争即趋烈。纹场驻k谭钟二中队。3、本区适处前线而为沿铁路之狭长一线,面积约二十平方里,人口约五万余人,辖清溪、塘沥、凤岗、兰田四个完整乡与联安、石马、塘下三个不完整乡。现已有民主乡政为清溪、凤岗、塘沥,以清溪为最强,各乡已着手组织常备队。本区含有战略意义,处于各区之中,扼交通孔道,可牵制路西(指广九铁路西侧。)敌扫荡与配合惠阳自卫斗争,两面斗争亦剧烈,对敌交通要道广九路沿线威胁至大。二、军事行动与战斗本队本属新编,加上调动,老战士减少,新员激增故战斗力相对减低,但因本区接近敌人,斗争剧烈,全年(实际约半年。)共大小战斗廿二次,伤毙敌伪101名,缴敌人机枪一、敌长短枪73支,战斗以二月次数最多五月最烈(附表)(该附表缺失。)。军事行动战斗之优缺点:优点:1、积极性。积极活动,向敌人地区发展,把握每个战斗机会进行。敌占清溪后积极推进清溪,建立威信打击敌人,使敌退后我已有基础。2、坚决执行命令并能在上级原则指示下创造工作。如。二月中宝大(即东江纵队之宝安大队。)命令本队配合路西反扫荡,牵制敌人,我队即破坏敌铁路并缴敌机枪(指上述之凤凰山战斗。);宝大叫我队牵制平湖敌人以配合新围仔战斗,我即同晚消灭伪区署(指1944年2月29日飞鹰队袭击平湖元屋围伪区政府之战斗,该战毙敌1人,俘伪区长以下23人,缴枪33支、军用品一批。),以积极行动牵制之。第2页共7页3、四、五、六月能掌握中心,使军事斗争注重清溪。4、初步建立独立之情报工作与敌伪工作。缺点。1、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