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杠杆》教学反思《杠杆》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实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当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杠杆》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杠杆》教学反思1《杠杆的科学》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中,主要指导学生利用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来探讨杠杆省力费第1页共68页劲的规律。通过试验,使学生养成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科学学习习惯,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上这一课时,却出现了这几种不同的现象:在上试验课时,我也留意到了在一组数据中有六个和七个钩码,小组之间确定不够用。于是我就特意强调:老师今日只分给每个小组10个钩码,但是不够用,小组之间想想方法,看看那个小组最先做完试验?说完之后,学生起先做试验。学生们究竟会怎样的?我怀着新奇的心情在视察着。不一会儿,我发觉第2小组的同学起先下位到别的小组借钩码。当走到9组拿起钩码的时候,这个小组的同学立马第2页共68页把钩码抢回来了,这个同学没有方法,只好又到别的小组去借钩码了不一会儿,2组的同学把试验做完了。紧接着,我看到许多小组的同学都到8组那儿去借钩码用。这时九组的同学也做到这一组试验数据了,抬头看看其他小组都到8组那儿去借钩码用,也只好去借钩码了。看到全班同学都做完试验,于是我问八组的同学:“为什么你们小组的同学做的这么快呢?你们不是也只有10个钩码吗?”八组的李海星说:“我们是先做的这一组数据,先跟五组借了三个钩码,然后他们组用的时候再跟我们借的。”听到这个,我说了一句:“俗话说的好,众人捧火火焰高,既然我们做试验,要求小组之间合作,其实也第3页共68页是要求组与组之间进行合作。还有一句是:与人便利与己便利,在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帮助了自己,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呢?看看五组和八组他们不是合作得很好吗?”。听到这儿,刚才几个不借钩码的小组的同学的脸刷的红了起来,低下头不再说话。通过学生试验,我发觉学生用的时间许多,应当怎样改进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下一节课。在给六年级一班上试验课时,我特意也强调了一组数据中有六个和七个钩码,同时为了节约试验时间,我特意提示学生可以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例如一组和二组、三组和六组、四组和七组、五组和八组、九组和十组、十一组的同学可以自己想方第4页共68页法。这样一个小组从前往后做,另一个小组从后往前做,最终两个小组可以把试验结果合起来,我们看看哪个组做得快?通过视察学生做试验,我发觉有的小组做得很快,而有的小组却迟迟没有做完。通过询问,我得知:四组和七组、五组和八组的同学通过协商进行了合作,而其他小组的同学还是小组之间自己做自己的根本没有进行合作,所以耽搁的时间还是很长。针对这样的结果,我对全体同学说了这样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试验之前,老师已经做了提示,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商议一下,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听到这个,没有合作的小组低下头。我第5页共68页想他们肯定是在为他们的做法做反思吧!但愿他们能从这节课中能悟出点道理来。给两个班上完这节课,我也想了许多:第一:在上科学课尤其是在做试验时特殊要求学生进行合作,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个试验,学到更多的学问。有的小组内能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把试验做好,而有的小组内却只有个别同学唱“独角戏”,其他同学在看喧闹,坐享其成试验结果。小组之间都合作不成何谈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呢?这唯恐是在今后教学中须要留意的一个问题。第6页共68页其次:不同的班级学生状况不同,应如何做到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引导、教化,这给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又提出了一个难题。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这须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实际,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杠杆》教学反思2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探讨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劲、不省力也不费劲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简洁枯燥的说教起不了多大效果,要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第7页共68页通过同学的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