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南春》教案《江南春》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江南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江南春》教案1《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第1页共87页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画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漫的春景。色调显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呈现出这样一幅广袤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予了讽喻之意。第一、自学古诗,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精彩。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第2页共87页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1、播放美丽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其次、情景引入过渡:春天始终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第3页共87页要求:(1)读准字音,留意节奏。(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3、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留意停顿。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5、学生沟通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第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一)前两行——晴景、写今第4页共87页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2、学生沟通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宽阔的江南地区。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衬托。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5、看图、配乐协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第5页共87页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二)后两行——雨景、怀古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刚好的补充背景学问(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3、集体探讨(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4、老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很多多的寺庙,有第6页共87页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6、练习背诵古诗。第四、合作沟通、品尝意境。小组沟通: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1、小组沟通探讨。2、汇报沟通成果。第五、拓展延长第7页共87页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妙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春日题画[宋]朱熹[清]袁牧胜日寻芳泗水滨,村落晚晴天,无边光景一时新。桃花映水鲜。等闲识得东风面,牧童何处去?万紫千红总是春。牛背一鸥眠。第六、作业第8页共87页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第七、板书设计江南春杜牧(唐)江南美景烟雨楼台忧国忧民之情《江南春》教学反思这节课上下来,我感到特殊的失落。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第9页共87页能够抓住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了美的意境,但是还有许多的不足,试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学之鉴。一、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忱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我想首先是我个人的亲和力不够,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沟通,另外就是老师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而且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索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缘由。这是我值得思索的地方: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动脑,大胆发言的欲望?二、对教材的解读实力不够。比如说在对“莺啼”的理解时,有第10页共87页学生就说这里的莺是指黄莺,我没有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