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策思考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及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XX县区海安镇318家非公企业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分析发现,非公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存在“五难”:一是党组织隶属关系不顺,组织完善难;二是党员流动性大,队伍稳定难;三是党员党性意识弱,活动开展难;四是企业生产繁忙,教育管理难;五是企业以经济为主线,建立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难。其成因主要包括: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一些企业主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一切以经济为导向,只要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事,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就行了,对先进性教育存在着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一些党员职工认为我是来企业打工的,只要工作不出错,干完自身本职工作任务,按时领薪水就行了,将自己混同于普通职工,对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无所谓。这两种认识的片面性和危害性在于淡化了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降低了党组织的影响力,低估了党员的主观能动作用。2、工作机制不健全。一方面,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目标责任体系、激励约速机制不够健全,对于指导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没有明确的衡量尺度。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被认为是干务虚工作的,工作业绩难以被确认。另一方面,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没有形成一套比较规范成熟的活动机制,大多数只能结合各自实际搞一些小范围的活动,缺乏经常性、富有成效的系列活动,“三会一课”、学习培训、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等工作制度不够完善,或有制度而以影响生产为借口,使制度不得落实。3、自身建设不过硬。一方面,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政治核心地位,忽视自身建设,影响了作用的有效发挥,有的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缺乏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在职工中的威信不高。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的党组织一味迎合企业主的意图,不能维护职工的合汉权益,不能履行自身的职责,不能参第1页共5页与企业重大问题的讨论和重大事情的决策,使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难点,非公企业应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准党的先进性建设与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结合点,坚持党的先进性建设、企业经济文化建设两驾马车齐头并进,确保取得实效。一、构建载体,精心搭建非公企业先进性教育平台为确保非公企业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好局、起好步,从三个方面入手,精心打造非公企业先进性教育活动平台。1、在组织队伍建设上不断加强,在党组织的组建上既求“主”又求“活”。根据企业规模和党员实际数量,采用单独组建和联合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等方式建立党支部。对于新组建的企业,党员数达3人以上的,坚持组织建设与管理建设同步推进,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新建非公企业党支部2个;对于党员数不足3人的企业,采取挂靠、联合的办法建立党支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联合建支的企业有14家;或者根据行业特点组建企业党支部。在党员队伍的建设上既求“强”又求“多”,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市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岗位技能的培训,提高党员的知识层次,使党员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开展“一帮一”活动,使优秀员工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延伸党员的后备力量。加强对党员管理监督,特别是对于党员业主和党员股东更加严格督查他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中履行党员义务、体现先进性的情况。2、在领导机构建设上不断完善。活动之初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进行调整,实施属地管理,建立街道党总支联系点制度,由镇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指派专人督查指导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学习指导,同时抓好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推动学习活动的不断开展。针对企业生产任务重、党员工作岗位散、工作“三班倒”的具体实际,发挥直接责任人的抓手作用,组织和推动先进性教育学习活动,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分工,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3、在学习活动建设上不断创新。创新适应非公企业实际情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