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级语文说课稿精选三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须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是说课取得胜利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须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三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科利亚的木匣》是六年制小语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第1页共32页课文叙述在德国法西斯快要打来时,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埋下木匣子。四年以后,科利亚回到家里,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子,经过思索,科利亚在离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子。课文通过叙述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说明随着时间的改变,四周一切都在不断地改变,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要随着状况的改变实行不同的做法。这篇课文叙述依次比较清晰,是围围着“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来讲的,可以把课文分成三段。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索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是教材重点。科利亚冥思苦第2页共32页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依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和课文的重点难点,制定以下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等词语;练习用“仍旧、果真”造句;听写最终一个自然段。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改变的道理,培育多动脑筋、勤于思索的好习惯。3.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第3页共32页二、说教法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言课应面对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加、主动获得。因为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留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索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探讨和沟通,激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索,学会读书。三、说学法依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纳“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第4页共32页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学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1.课文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内容?2.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第5页共32页(二)讲读课文二、三两段1.默读课文其次段,思索:(1)科利亚和他妈妈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从埋东西到挖东西这中间经过多长时间?(2)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3)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结果怎样?(4)科利亚又是经过怎样的思索,一下子挖出木匣子?2.探讨思索题。(1)探讨思索题①第6页共32页四年以后,他们起先挖埋在地下的东西。理解“差不多”的意思是:将近、大约。(2)探讨思索题②引读:妈妈是怎么挖箱子的?学生接读:“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3)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假如当时把箱子随意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由于当时妈妈计算好步伐后才埋下箱子,现在一下子就找到箱子了。这说明算术的确有用。)第7页共32页(4)探讨思索题③老师引读: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子的?学生接读:“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来。”老师引读:挖的结果怎样?学生接读:“他挖呀,挖呀,却没有找到匣子。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匣子。他朝左边挖了挖,又朝右边挖了挖,仍旧没有。”(5)探讨用词。这里三次写到“没有”,“没有”前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请大家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却”表示结果出乎意料之外,“还是”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第8页共32页“仍旧”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还是”、“仍旧”表示的意思是一样,但程度不同。这里连用这两个词,就强调了科利亚没有找到木匣子这一结果。)(6)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