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考点一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015·四川文综,5~6)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题。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可知甲地带0:00时为休息时间人口密集,10:00时为上班时间人口较少,应为住宅区,C项正确;而行政区、商务区、工业区人口集聚状况则与住宅区相反,故A、B、D项错误。第2题,该城市地域结构大致以中心商务区为圆心向四周成同心圆模式,形态为团块状;而山地、丘陵、河谷地区城市往往呈条带式,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答案1.C2.B(2015·天津文综,7)下图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3.结合图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解析随着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在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地点会形成新的商业区,使商业区的分布更加分散,A项错误;读图可知,新工业区分散分布于城市外围,并未向老工业区集聚,B项错误;滨湖地区城区面积变化不大,说明住宅区并未向滨湖地区集聚,C项错误;中部、南部地区新增道路多,路网密度增大,D项正确。答案D(2014·山东文综,3~4)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4~5题。4.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5.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各城区分散布局,城区和林区相间排列,绿地面积广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项正确。各城区分散布局,扩大了居民出行距离,A项错。各城区分散布局、彼此孤立,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C项错。各城区分散布局,都要有各自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了基础投资,D项错。第5题,物流园区要求交通便利,①处地处高速公路入口,较其他地方交通便利,应安排物流园区。化工园区可造成大气污染,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③④两地符合,②地位于城区不符合。化工园区可造成水污染,应安排在河流的下游地区,②④都位于河流上游,且②位于城区,相比较而言③地最理想。因此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①处和③处,A项符合题意。答案4.B5.A6.(2013·广东文综,10)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解析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现放射状,但只有一个中心(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故A错;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主要位于城市东北和西南部,故B错;城市外来人口生活区主要布局在西北部,与城市新开发区背向发展,故D错;城市新开发区与科研文教区均位于城市东南部,故C正确。答案C(2013·山东文综,7~8)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7~8题。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8.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③位于城市郊区河流的下游,有铁路、电车轨道直接相连,说明交通条件好,可以确定为工业区;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要有绿化带等隔离带,可以确定②为绿化区;①远离市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有绿地相隔,有电车相通,交通便利,应为别墅区。第8题,老城区交通不便,不可能是地租最高的地区;城市中心应逐渐向东南移动;仓储式购物中心位于铁路与电车交汇处,交通便利,而此处不是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