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本公司是XX县区新桥镇的一个民营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公司自开展民营企业“1+1”结对活动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管理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企业形象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良好成效。本公司建于1988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工艺一厂、二厂和纸箱厂,总占地面积41000多平方米,厂房面积22300平方米。目前公司已形成“产、加、销、贸”一体化,产品既有传统的竹、藤、编织工艺品,又发展了芒、柳、铁、木、树叶以及多种材料混合编织的多元化工艺品。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公司的生产方式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即厂家生产和分散生产像结合,公司除固定员工300多人外,产品还进行发外加工,为公司从事半成品加工的不仅有本镇及邻镇的群众,还有广西、信宜等地群众,共1500多人。合理调整布局优化功能设置公司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添加生产设备,改善生产车间布局,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在企业文明顾问的指导下,为了让客商能对公司的产品一目了然,决定建设了高品位的产品展示厅。展示厅里陈列着各色各样编织品,每种编织品都标有产品的编号、生产厂家,产品展示厅是企业的亮点窗口。随着发展的需要,公司原有的布局已显滞后,对企业的科学管理有一定的影响。最近,公司在镇人民政府和企业顾问的帮助下,协商解决了原有旧行人路穿厂而过的问题,并购置了20亩的建设用地,与旧厂区连成倍增长一体。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按照企业顾问提出的联发工艺厂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我公司最近重新规划布置各功能区,把原来的办公室、车间、生活区混为一体的布局进行重新整合,准备新建一幢办公大楼,把厂区分为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娱乐区等功能区,各区都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优化功能设置,方便员工的生产和生活,第1页共3页方便企业管理。扩大后的厂区面积有50亩。规范管理提高效益提升形象管理是一个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越大,管理越重要。虽然我公司一直没放松对员工加强管理,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但距离现代企业管理还相差很远。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企业顾问的指导协助下,公司重新把制度规范好,用标准镜框全部公布上墙,张挂在每个车间显眼处,让员工经常眼见着,心记着。过去,由于厂区条件的关系,厂区被一条行人路从中间穿过,给企业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原来的行人路已成为厂区的一部分,厂区面积又扩大了。在企业顾问的建议下,公司把属于厂区的部分圈起来,从10月份起增设了保安亭,车辆出入严格登记,厂区内设置了闭路电视,全部员工持证上岗,企业的整体形象马上凸现出来,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更高了,工作的责任感更强了,安全措施也更到位了。公司计划在厂区的功能区建设调整好后,按照企业顾问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抓好企业的科学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继续补充完善有关管理内容,如安全生产制度、上下班制度、评先争优奖励制度、员工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工会制度等张挂上墙,全部在车间安装上墙。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弘扬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要保持旺盛生命力,必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公司一直致力于企业品牌的创建,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企业文明顾问的指导下,通过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一是在职工中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每年公司都开展评优活动,对先进员工进行表彰奖励,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二是开展健康文体活动,增强员工体质。厂区内建有篮球场,设有象棋,员工工作之余可开展健康运动;三是在厂区内张挂励志的标语口号,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四是给予员工人性化关怀,每年春节公司都用专车接送家在外地的员工回家探亲,让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公司的亲和力;五是按照企业顾问第2页共3页提出的建议,将公司多年的精神动力总结出来,形成文字,进一步弘扬“诚信经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