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爱、有意、有效的老师------上海培训总结陆小荣2014年8月10日,盛夏,上海开放大学热情拥抱了我这位来自南宁的学子。她颇具上海风情,毗邻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身处闹市却拥有大片的绿地和花园,幽静典雅的学习环境让人第一眼就感受到了别样的学习氛围。短短5天时间里聆听了8场讲座,参观了一所名校,学习过程时而如沐春风,时而如雷贯耳,时而醍醐顿开,受益匪浅。现简要的将听课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摘取记录并总结之。早上8点半培训开班仪式开始。孙占林校长的4句话让人印象尤为深刻:1、把想好的事情做实;2、把做实的事情记全;3、把记全的事情理顺;4、把理顺的事情悟透。专家型的教师无不是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和差距,然后学会反思,下决心将事情做实,同时坚持记录过程,再将其领悟透甚至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我又认真的做到哪一点了呢?9点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冯大鸣教授给我们做题为《教师的专业标杆》的讲座。他的教学五问和德育五问让人感慨良多。教学五问:一问教学结果;二问教学效果;三问备课质量;四问教学艺术;五问教法探新。德育五问:一问困境意识;二问学生体察;三问难题破解;四问真相揭示;五问意蕴附加。他在课堂上谈到了一位38岁取得高级教师职称后就再没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知识追求更高层次的动力。他的困惑,我听着心有戚戚,我在38岁取得高级职称后,不也陷入了这样的困惑当中吗?现在的我才40出头不是已经陷入到初老暮气沉沉的工作生活状态中了吗?在讲到教法探新时,冯大鸣老师一段高大上的犹如凤凰卫视才能拍出来的微课吸引了我,课后我迫不及待的前去和他探讨,一度也想在慕课或微课上做点更深的学习,可是惰性不是又将我这个spotlight给泯灭了吗?我为此深深自责。下午,美丽的陈萍怡教授给我们带来题为《心灵种树,全面提升高中教师综合素质》的讲座。陈老师带着我们做了很多心灵解压的游戏,教授了我们很多善待自己身体的方法,教我们如何扫除心灵垃圾,释放身体正能量。做自己心灵的禅师吧,不好中有好的,这头不好那头好,现在不好将来好,经过努力争取不到的想想它的坏处,经过努力摆脱不掉的想想它的好处。8月11日,明媚的晨曦中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的谢利民教授给我们做题为《卓越教师素养与教学能力发展》的讲座。他从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讲起,谈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对现代教学理念的贯彻、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再开发、教师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做教学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等几个方面给我们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思考良多。在一个功利化的时代,我们在教学中是否能深刻领会“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内涵,尊重学生的差异、个性与选择权利了吗?我们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一心想出成绩当骨干学科带头人而忘记了教育的最优化----使每一个学生得到自己的最好发展?有没有不断的突破自己,形成自己比较稳定的有个性特征的教学艺术?午后,我们去参观了上海知名中学格致中学。格致中学前身为“格致书院”,始建于1874年,位于黄浦区广西北路66号,上海市中心城区唯一一块“教育绿肺”。格致中学是我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中西合办、最先传授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之一。137年来,学校继承“爱国,科学”的优良传统,弘扬“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精神,发展“和谐、崇理”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19位两院院士),并以其教育的高质量享誉海内外。1958年,学校即被评为本市首批市重点中学,现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江泽民同志曾为学校题词“乐育英才”,朱镕基同志也称赞学校“培养了一流人才”。学校在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特别关注理科资优生的培养,也注重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的培养。学校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和谐发展,理科见长”的教学优势与育人特色。在交流座谈中,我对该校的课程创新很感兴趣。学校课程第一、第二课堂双轨进行,凸显三类课程(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为呼应社会、关注前沿、借鉴国际开设四类、八群、百门课程,此外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