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自然角郝岩活动记录:午餐后,先吃完的幼儿照例按意愿选择餐后活动。一部分幼儿选择了观看自然角,这是我班幼儿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这里的植物都是孩子、家长和教师一同种植的,每天的入园时间和餐后活动这里是孩子们交流的好场所。因为,在这里每天都有新发现,孩子尤其关注自己种植的绿豆,留意班里饲养的小鱼。这时,只见一位小朋友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郝老师,小鱼死了两条!”此话一出,吃完饭的幼儿全都涌向自然角,都亲自看看究竟。教室里也像烧开了水一样,闹闹腾腾。一部分先睹为快的幼儿也跑来拉我:“真的,小鱼死了,快去看看吧!”我想到自上周五换了水以后,到今天早上一直忘记了换水,有这个结果是必然的。我怀着抱歉和愧疚的心情来到自然角,看见小鱼肚皮朝天,一动不动,鱼缸里的水里有泥土、很多小鱼粪便,水也很脏了。午间活动我提前结束了自由活动时间,郑重地端出小鱼缸,幼儿们情绪再次激动。于是,我顺势利导,请幼儿猜测小鱼为什么死了。一博:是强强用手抓了小鱼,金鱼就死了;冯奕筱:因为水脏了,金鱼喝了病死了;宋好:吃多了,撑死了;最后,我肯定了幼儿们积极动脑的精神,总结了小鱼死的原因。幼儿之间的种种猜疑和相互指责也嘎然而止了。反思:孩子们在交谈中,我观察出了幼儿对“小鱼之死”的极大兴趣,当我感受到了幼儿的这一兴趣时,不是漠不关心,而是判断价值后回应。作为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生活、游戏,了解孩子的学习经验。基于以上的教育价值,教师适时的介入与指导,顺应着孩子们的兴趣,扩展孩子们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给孩子留出自由猜想和探索的空间,还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鼓励孩子大胆猜测的同时,又自然地将幼儿间的相互埋怨、胡乱指责转化为探究真正原因,使幼儿积累正确的生活经验。在后续的活动中,我又增加了关于记录小鱼生活情况的表格,方便易懂,鼓励幼儿记录小鱼换水、喂食情况,逐步培养幼儿的探究和记录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