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反思VIP免费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反思_第1页
1/4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反思_第2页
2/4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反思_第3页
3/4
课堂贴近生活,创新源于生活——《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反思小榄镇北区小学余嘉文赛课,是教师成长最快、进步最大的途径。很荣幸我能代表学校参加这次比赛。虽然在赛课前的每一次试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但是每一次的“打击”都让我成长,使我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所以每一次我都很乐于接受这些“打击”,并享受着“打击”后的进步。这次赛课,我选择二年级下册的《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在本课试教之前,师生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民族知识的有关资料:图片、服装、民族名字、民族风俗等等。因此,在学生方面,我设计了一个预习表,内容大概涉及以下知识点:中国陆地面积、民族总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不同、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而我则在各个途径收集大量的民族图片、民族服饰、民族歌曲、民族乐器等,尤其是在民族服饰、乐器这一方面,花了不少功夫才能找到部分的民族服饰和乐器。第一次试教,我尝试打破传统教学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旧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教学一开始听歌欣赏中国各地图片,了解中国的“大”的导入环节,到认识民族,了解民族人数、分布、风俗,通过很多的体验环节,如唱民族歌、跳民族舞蹈、穿各色各样的民族服装……一堂课下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浓,但由于二年级学生经历浅,知识面窄,记忆力、观察力、和表达力都没达到一定的水平,再加上是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要提前学习下册的内容,因此,“民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尤其是说说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的时候,学生都不能详尽道来,毕竟一个班的学生也就只有2——5个是少数民族,而且有些学生还不知道自己原来就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融合到汉族当中,所以让少数民族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的时候,他们也无话可说,甚至在预习时向父母请教,父母也不知所以然。这一堂课,“民族”留给学生的仍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遥远的感觉,他们并没有得到深刻的认知,那我该怎么办呢?我再认真读了一遍新课标,其中“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实际的生活、走进儿童的生活,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的体验和道德认知。于是,我重新备课。由原来学生口头表达所知民族的名称、人数、分布改为由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后到黑板上中国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民族的图片,再口头描述一番。这个环节几乎占用了这节课一半的时间;虽然我们几乎都是围绕书上的12个民族展开学习,但这个环节信息量太大了;而且还是跟第一次试教效果一样,学生没有接触过地理位置,难以表达清楚哪些民族大部分分布在哪些地区;预习不够充分的话也难以表述该民族的风俗,而这一环节也设计得太详细,似乎把下一节课的内容《民族知识交流会》的内容也跨到这一节课里面……一系列的问题又出现了,我无从下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幸好学校领导及时邀请镇教育事务指导中心的叶主任以及思品中心组组长冯主任到我校指导,她们听了我的试教课后,纷纷耐心地给予我详细的指导:首先,从备课内容上给我详细解释;然后从整堂课的设计上创新地引入一位可爱的“民族知识小天使”,利用她生动有趣的语言悄无声息地引导学生走进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顿时,参加评课的老师们以及我都茅塞顿开。当然这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各个老师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帮我想想创新的法子,大家秉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想法,慕求使学生成为“乐之者”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最后,我们一起定下贴近儿童生活的“五个一”的环节:听一听、贴一帖、游一游、赛一赛、读一读。上课伊始,播放《大中国》导入,同时通过歌词再配上大量真实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的统一大家庭。并通过中国地形的特点——像一只雄鸡,激发学生对中国地形了解的兴趣,然后再把中国陆地面积与自己家乡的面积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