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转化方法所谓“问题学生”是指习惯不良或心理缺陷或品行障碍的学生,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有效地转化?就这方面的工作经验谈几点认识:一、建立学生个人小档案。做“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必须根据学生个别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一入校,班主任建立起学生档案,随时记录下“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并定期进行会商分析。建立班级问题学生“日表现小手册”,记录他们每天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及时性。二、组建帮扶、帮教小组。由班里比较优秀的学生组成班级帮扶小组,当学困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召集帮扶小组一起和他们分析讨论,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组建由班主任、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心理咨询师和有丰富管理学生工作经验的教师组成学校帮教小组,针对学生的“问题”研究并制定帮教措施,实施帮教。三、“望、闻、问、切”,细心爱护。一位教授告诉我们:教育“有问题的孩子”应学会使用传统中医诊断手法“望、闻、问、切”。望,即仔细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学习、生活习惯等,通过这些现象去判断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给予帮助。闻,即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与学生交流。问,即询问他们在校内外的变化,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疏导其思想状态。切,即反复地诊断“问题学生”的问题根源,准确把准孩子心理活动的脉搏,采取灵活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疏导和教育。四、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鼓励“问题”学生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及兴趣小组,不歧视,并悉心指导他们参与活动,让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在活动中获取知识,锻炼身心,在活动中感受友爱。开展“学一技之长、改一个缺点、献一份爱心、交一份好答卷、给班级或学校管理献一个好计策”的“五个一”活动,促进每个孩子个性及人格的健康发展。五、捕捉积极因素,及时肯定表扬。“问题学生”特别需要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肯定和赞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他的积极因素,对于问题学生的闪光点,那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们都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真诚的赞赏,满足其自尊心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最佳契机。六、建立固定的家校沟通反馈渠道。通过电话、家访等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信息,相互交流意见,共商成功的教育策略。定期举行“亲子互动活动”,力求以多层次、多方法、多手段,使亲子活动真正成为家校互动的桥梁。“亲其师则信其道”。只要我们一如继往、持之以恒地用真心去关心帮助学生,就会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