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市第六中学2012级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改革1-8专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封闭式试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2题,满分48分)1.观察下图,图示中的①、②应分别填写的内容是A.贵族、平民B.平民、君主C.贵族、奴隶D.贵族、君主2.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据此判断,商鞅的“商”姓来源应是:()A.以古国名为姓B.以官职为姓C.以技艺为姓D.以封地为姓3、下列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4.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5、读右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6.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甲: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乙:信徒皆为祭司丙:用世俗思想彻底否定基督教的教义丁:回到《圣经》来A.甲、乙B.乙、丙C.丙、丁D.乙、丁7.“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面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的话的主要含义是()A.改革使俄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B.改革使俄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C.改革后俄国变成了资产阶级君主制D.改革后俄国废除了君主专制8.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10.19世纪中后期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本维新派提出“和魂洋才”,中国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结果两者一成一败。其根本原因是A.制定的具体目标不同B.实施的方式方法不同C.学习的文化内容不同D.推行者的社会立场不同11.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排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车、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12.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①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封闭式试题、半开放试题、开放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两大题,满分52分)13.(24分)限制打击旧势力特权、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这是中外历史上许多重大改革的共同之处。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法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