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改课堂虞松儿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教与学,教师运用多种新技术辅助美术课堂教学,能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直观的自由开放的平台,方便师生应用操作。新技术与美术学科的融合教学实践,以美术《色彩与情感》一课作教学调整以及教学策略环境的应用,从而感悟到:美术课堂上学生在课前微视频的预学习,课中运用新技术的测评,以及多技术融合运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及动手实践能力。熟读教材、读懂学生、分析技术、调整目标我选用少年儿童出版社六上《感悟色彩与情感》单元希望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点上,既探索光色的规律、三要素、色彩的轻重冷暖、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同时又通过各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体验色彩的魅力。而本课是单元中的色彩对比与调和的一课时。处于初中预备年级的孩子们,都十分天真单纯、简单可爱,但是活跃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力,就如同我们的美丽的色彩世界一样五彩斑斓。他们对于这美丽的色彩世界有强烈的欲望、有较好的感知力。而现在预备年级学生对色彩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只是凭借自己主观、不成熟的想象的表达,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的知识,对他们以后的美术学习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此,我的教学正是建立在学生这样的认知情况下开始设计的。由于本课是第一次选用新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学生脱离传统课堂中的纸与画笔,选用人手一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与绘画,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增加了难题,因为他们是第一次接触平板作画。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学生自己创作绘画内容,并能根据所学色彩知识进行合理地上色。基于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选用技术手段重点突出本课知识点——色彩,而对学生创作绘画题材要求的淡化,为了降低本堂课学生首次接触平板的绘画难度,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依据教材特点与学情需求而定位的。适切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首先,课前分享《色彩》微视频,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预学习。该视频内容为色彩明度、纯度对比,时间为8分钟。其次,创设课堂教学互联环境。学生22人,分4组进行学习,人人都有一移动终端。课前准备与互联网连通的大概只有10人左右,能够保证每组有学生连通网络,让本组成员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虽然美术课堂中学生离开了纸与画笔,但人手一平板就是画纸,而学生们的手就是一支实在的画笔。平板上利用“超级绘画”软件作画学生们无法控制悬空的手指绘画,没有在画纸上作画简单,这也许是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品质与体能的时候。本课,我降低孩子们作画难度,事先在每个孩子的平板上下发了一张脸谱简笔画,学生可以根据所学色彩知识对其进行上色。师生通过QQ群信息发送、接受,及时能掌握学生们的作画成果,并能展示每一小组所推选的绘画作品。三、改变原有教学格局针对本课堂教学我作了多种尝试设计: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以及微翻转式的课堂教学,尽量把课堂教学效果释放,激趣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快乐!传统教学翻转课堂课前导入问卷星反馈预学习情况预学习达成非达成作品分析回顾色彩对比提炼色彩应用规律作品分析了解中国京剧脸谱提炼色彩应用规律脸谱色彩应用实践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过程中点评(屏幕互动)脸谱色彩应用实践学生再次实践过程中点评(屏幕互动)互动点评(问卷星)学生再次实践学生畅所欲言互评互动点评(问卷星)小结、数据保存个别学生互评小结、数据保存新授知识回顾色彩明度、纯度对比色彩对比调和应用作品分析学习实践特定主题的绘画实践互动评价课题小结在新授之初检测学生预学习情况,选用二维码扫一扫,问卷星统计的方法了解学生预学习情况。课中根据所给的数据调节课堂教学环节,针对“色彩对比”的知识回顾明度与纯度的对比。在此基础上介绍“色彩调和”,学生们对色彩的色系印象比较深刻,方便创作环节色彩的应用。课中实践创作阶段,利用二维码搜索互联网“京剧脸谱”知识,教师在设计本环节中,事先预设对策,解决受互联环境影响后的教学手段方法。再次选用问卷星,每一小组利用本组中能连通网络的移动终端进行评价,选择第1小组的有25%,第2小组作品的有66.67%,第3小组8.33%,第4小组为0,很显然第2小组所推选的作品认可度高。再次重现此作品,让孩子们评价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