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一、大气的重要性•1、保护地球免受陨石冲撞,使地球昼夜温差较小•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形成各种天气现象•5、是声音传播的媒介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二、大气的温度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1、变化范围高度(km)012517285110温度(℃)15-56.5-2.5-58.5-85.2-33.2不同高度处标准大气的温度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2、变化规律如何建立一个坐标,用一条图线来反映气温随高度变化的规律?(1)横坐标——高度;纵坐标——气温。(2)横坐标——气温;纵坐标——高度。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你能说说不同高度下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吗?-100-80-600-202050温度(OC)0125585高度(千米)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大气温度呈垂直分布-100-80-600-202050温度(OC)0125585高度(千米)地表~12千米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12千米~55千米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55千米~85千米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85千米以上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层分成几层?把讨论结果填入下表。层序高度温度分布特点表2-1记录表-100-80-600-202050(OC)0125585(千米)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三、大气的分层1.分层依据以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为主要依据。还要结合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2.大气分层层序高度气温分布特点随高度增加而降低17—55千米第一层0—17千米(对流层)第二层(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第三层(中间层)55—85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第四层(暖层)第五层(外层)85—500千米>500千米随高度增加而升高随高度增加而升高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又名散逸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千米。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3.各层特点云、雨、雪、雷电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讯。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过卫星来传送。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Copyright2004-2015版权所有盗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