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二、整治目标(一)严厉打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努力建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治秩序;(二)全面排查非煤矿山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对查出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抓好整治工作,消除隐患;(三)依法取缔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四)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长效机制;(五)杜绝较大以上事故。三、整治重点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为前提,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立足点,有效防范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地下矿山重点整治通风管理、提升运输、顶板边帮三大关键环节;露天矿山重点消除一面坡和伞檐开采,消除高陡边坡,杜绝违规爆破。(一)通风系统1、强制推行机械通风。建立完善机械通风系统,制定通风管理制度,保证机械通风系统正常使用;2、配备通风检测仪器。地下矿山必须配备风机性能检测仪器和通风检测仪器,矿山主要用风工作面必须配备风质、风速检测仪器;3、建立完整的测风测尘制度。用风工作面、爆破点及其周边巷道的风质、风量、风速按规程要求检测并应符合安全要求;4、存在粉尘危害的地下矿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尘降尘。(二)提升运输系统1、提升运输系统要符合设计要求;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提升设备设施;3、提升装置、提升钢丝绳等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严格按规定的检测周期进行检测检验;第1页共5页4、严密防范跑车事故。防跑车要做到一坡三挡,设有躲避硐室;防跑车的阻车器和信号设施要随时保持有效;5、斜井提升和放矿车时,井底车场严禁作业或有人员停留,井筒内不得有人员行走;6、提升运输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三)顶板管理1、制定和落实顶板管理制度,建立重点采掘工作面和采空区顶板边帮管理制度;2、爆破面及其周边顶板边帮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3、工程地质复杂、有地压活动的矿山要做好地压管理和监测;4、顶板不稳固的采场要及时采取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顶板破碎的要做好支护;5、加强采空区管理。制定和落实采空区管理制度和处理方案。(四)露天矿山1、有开采设计,并按设计要求开采;2、强制实行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严禁高陡边坡、一面坡和伞檐违规开采;3、除生产型材和规模很小、台阶不高的露天矿山外,强制推广使用中深孔控制爆破。杜绝掏底崩落、扩壶爆破等违规爆破作业;4、推广液压锤二次破碎、机械化铲装作业,严禁高陡边坡和浮石下冒险作业;5、爆破作业必须符合规程要求,爆炸物品管理必须符合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才能从事爆破工作;6、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对有变形和滑动迹象的,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隐患;每次爆破后,必须认真清理浮石方能组织生产;7、加强排土场管理。排土场的排土工艺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按《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要求建立完善排土场监测系统,排弃土岩时不致因大块滚石、滑坡、塌方等第2页共5页威胁工业场地(厂区)、居民点、道路等设施安全。四、具体实施方案本次专项整治采取宣传动员、企业自查自改、县区安监局检查验收、市安监局抽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12月底前结束。第一阶段。宣传动员,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4月底前结束。各县区安监局要成立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县区范围内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重点,作出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并组织非煤矿山负责人学习掌握专项整治任务要求,各县区具体实施方案于4月20日前报市安监局一科。第二阶段。企业自查和整改阶段,7月底前结束。各非煤矿山企业要依据有关法规、规程和标准对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逐条进行全面彻底自查,矿山企业自查工作必须在5月底前结束,并将自查情况报县区安监局;对查出的问题,企业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期限和责任人,抓紧时间进行整改,整改工作必须在7月底前结束,并写出报告,报县区安监局验收。第三阶段。县区安监局指导、检查、验收阶段,9月底前结束。各县区安监局要认真对企业自查和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指导和帮助非煤矿山企业开展专项整治,随时跟踪和掌握非煤矿山企业专项整治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