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穹顶之下“看见”未来教师影子VIP免费

穹顶之下“看见”未来教师影子_第1页
1/2
穹顶之下“看见”未来教师影子_第2页
2/2
穹顶之下“看见”未来教师影子《中国教育报》记者沈祖芸2月28日到3月1日,24小时内,一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突破亿次点击。中国教育报记者发现,纪录片的作者——前央视调查记者柴静,也立刻成为中国最有魅力的“教师”——打开网络、举着手机、架起任何一款移动终端,几千万人在线收看了柴老师关于雾霾的科普课、关于责任的德育课、关于情怀的人文课、关于调查的媒介素养课……而这正是许多教育人士所期待的教育效果——让学校有独立的思辨能力、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有积极的行为改进,这种改变的力量在“柴老师的教育下”实现了。当今时代,是一个以“用户”为核心、以“选择”为导向的“云时代”,一个以创造知识取代传授知识的“个时代”,课堂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跨界和个性化趋势正使得教师角色被重新定义。通过“柴静符号”所带来的教育想象,我们可以“看见”云时代教师角色转型的三大改变趋势。【趋势一:从“输送”到“代入”——让教师回归真实本性】柴静展开雾霾调查的动因是母爱本能。尚未出生的女儿查出患有肿瘤,一出生就要接受手术,“在照顾她期间,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在长达一年的调查拍摄过程中,她以强烈的“代入感”质疑—不安—愤怒—追问,一步步逼近真相,直面与雾霾的“私人恩怨”她坦言“不是因为怕死,而是不想这么活”……这种极具个人情感色彩的言语,让观众首先接受的是一个有情感的母亲、活生生的“人味”,在情感与人性的“代入”中跟随作者一起思考“为了后代,我们可以做什么”,并直接走进了作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有情感、有态度、有立场。教师何尝不是如此?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他横亘在知识与学生之间,判定学生自身是无法习得知识的,必须通过教师这个中介来输送与传递。于是,才有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教师讲授的永远是正确的、标准的、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的经典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只见“知识”不见“人”。正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只是被贴上“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标签的知识传授者,因此我们看不到教师最真实的那一面。师生之间的所有交往都发生在知识的传送带上。然而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正在以几何级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当教师与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师必然需要回归真实本性。于是,就有了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有情感表达,可以有态度立场,可以去质疑追问,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先知学生”,也只有这样“最本真”的教师才会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趋势二:从“分体”到“合体”——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这部长达100分钟的纪录片,以个人演讲的方式娓娓诉说,在整个演讲背景呈现上也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演讲、信息可视化、动漫制作、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等。但是,比这些技术更加抵及人心的首先是简洁而深刻的内容结构:从“雾霾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出中国转型社会的重要“问题单”还有纵深信息的开掘:专业数据的使用与解读、权威专家的访谈与追问、科学问题的深入浅出,还有政治、经济、社会等看待问题的多元视角运用,从而使得演讲深刻而不晦涩,同时充分彰显了一个调查记者的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探究精神、社会关怀。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穹顶之下》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其中包含着的学识涵养、精神品质、科学态度和理想担当。上海市建平中学一名高二学生兴奋地打电话给记者:“我们环保社团开始了新的行动,整整一天时间,社团成员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环保素材,接下来我们将制作系列微视频,通过新媒体途径进行广泛传播。”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才是最好的课程——答案是“教师本身”。我国的学校课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是千校一面的国家课程,再是大量开发因校而异的特色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穹顶之下“看见”未来教师影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