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开地要打算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老师的语言表达实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共享。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第1页共68页本节课内容是沪教版新教材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5-66页的《角与直角》,它是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的第一课。在之后的课中学生还要逐步相识正方体和长方体,正方形和长方形,是进一步探讨几何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支配在第一课进行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累计角与直角的认知阅历,为之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几何中角的概念。这里对角的描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是建立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中的,没有给角下数学定义,数学中角的定义要在以后的学段才出现,而教材支配的这一课只是为了让学生对于角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外教材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动身,让学生第2页共68页接触视察找寻生活中的角,然后在此基础上相识直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本节课不仅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角与直角》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⑴初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⑵能分辨、推断角和直角。过程与方法第3页共68页⑴在视察角,找寻角,标示角的过程中相识角的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⑵通过转动三角尺相识直角,在量一量的过程中体验推断直角的方法,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视察、比较等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⑴通过找生活实物中的角逐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⑵在探究直角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育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第4页共68页教学重点:初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特征,会推断角。教学难点:会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并用它来测量直角。二、说学情从心理特征来说二年级孩子的逻辑思维从具象型逐步向抽象型发展,视察、记忆、想象、操作实力也随之快速发展,但同时他们仍旧主动好动,留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学生熟识的钟面学问引发学生爱好,另一方面创建条件,支配了较第5页共68页为丰富的操作实践活动——指一指,找一找,转一转,量一量,来帮助学生相识角和直角的特点。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角的阅历,但往往学生生活阅历中的角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对直角的感觉也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所以教学中只有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活动,获得干脆的阅历来正确相识和辨别角与直角,形成空间图形感。教学过程: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说明。第6页共68页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从生活的角度动身,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时钟学问来读一读钟面,再影去刻度与数字,让学生渐渐留意到钟面上的两根指针组成的图形这样的导入方式既巩固了原有的钟面学问,调动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也为之后引出角的概念做了打算。二、视察归纳感悟新知。探究一相识角让学生视察放大之后钟面上的角有什么特点,学生能比较简单的发觉这些图形他们都是尖尖的,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线,这时我再出示第7页共68页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总结角的特点,这样设计是从生活实物里抽象出角的概念,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学问水平,使他们可以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由于时针分针有长短区分,因此在抽象出钟面上的角时,我将前三个角的边画成一样长,而后两个是一长一短来避开学生产生边有长短的误会。在紧接着的跟进练习中,先是运用刚刚驾驭的角的特点来推断是不是角,这样能让学生对角的特征有更精确更完善的相识,再从一些生活图片中找角画出顶点与边,虽然学生对角的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相识,但从实物图片中找角对他们仍具有肯定的挑战性,这样设计正是第8页共68页要学生把学到的与生活事物结合起来,把一些理论的东西(角的概念)应用于实践中(依据概念去找寻角)。这样,不但巩固了学问,还能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符合低年级孩子爱动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加深对角的相识,同时标上角的符号则是培育学生的符号感。探究二相识直角直角是一个比较困难而抽象的...